江蘇省蘇州市星洲學校 張文影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以自己的興趣點為基礎進行文本探究,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認識。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文本的時候,首先將激趣作為教學設計重點考慮的內(nèi)容。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學生能夠全員參與課堂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計教學內(nèi)容,例如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可以說,小學生都是非常喜歡表演的,而且創(chuàng)作課本劇的過程也是學生們對文本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對文本的認識更加深刻,而且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全員演出,積極參與。
《半截蠟燭》是蘇教版小學語文高年級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對這篇文本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解讀,認識到這是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的故事,而教師也為學生補充了關于二戰(zhàn)的資料,讓學生們認識到在這樣的背景下伯諾德夫人一家與敵人斗智斗勇的精神可嘉,以及保護情報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xiàn)也是比較積極的,但是教師并沒有滿足于這樣的教學結(jié)果,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半截蠟燭》非常的生動有趣,老師看得出來大家學習非常認真,那么,我們將這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大家一起表演怎么樣?”這樣的設計,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大家非常積極,投入到課本劇的改編以及表演準備中,在編演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采用了指導學生編演課本劇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深入解讀,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獲得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刻認識,小學生都是喜歡表演的,而教師就抓住這樣的特點,進行課堂激趣設計,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注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效資源,例如文本中的插圖就是很好的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圖文并茂的插圖,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輔助學生對文本的解讀,這樣的做法符合學生擅長形象化思維的特點,放飛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升,同時還能讓學生的探究更加深刻、準確。
例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引導學生觀察文本的插圖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為學生展示了關于廬山云霧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直觀體驗上對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果然,在生動的視頻資料熏陶下,學生們都被廬山云霧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學習,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教師沒有讓學生直接走進文本,而是引導學生觀察文本的插圖:“同學們,剛才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初步體驗,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文本的插圖,請你詳細說一說你對廬山云霧的感覺?然后再和文本中的文字描寫比較一下,看一看有什么異同?”這樣教師利用文本中的插圖激趣,讓學生去主動探究文本。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充分利用視頻以及插圖形象化的特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探究,在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這樣幫助學生深入文本解讀,獲得深刻的體驗。利用插圖激趣,讓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語文課堂和多媒體的結(jié)合也越來越多,微課的使用已經(jīng)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使用微課,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有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思索,同時這樣新穎的形式,也讓學生對文本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為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說明文,但是文本中的文字描述的內(nèi)容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內(nèi)容。如果僅僅憑借文字讓學生去理解文本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這樣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顯然是收效甚微的。于是教師采用了制作微課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文本。教師將文本內(nèi)容制作成一節(jié)微課——《我看“大自然的文字”》,讓學生利用手中的電腦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在形象化的展示過程中,學生對于大自然中的神秘現(xiàn)象有了深刻的體驗,在此基礎上還有的學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觀察到的其他的自然現(xiàn)象,課堂效果非常好。
利用微課展示文本內(nèi)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入文本解讀的有效方法。作為語文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將科技成果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輔助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
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同時也有效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讓學生知之、好之、樂之,才是精彩的課堂。
【1】陳雪梅.以“激趣法”構建小學語文活躍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4(19)
【2】周施清.學習語文 享受語文——小學“審美一品讀”式教學策略探索【J】.浙江教育科學,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