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段素菊
2014年,筆者通過多年理論和實踐的積累,以人類生態學理論為基礎,以“尊重、自然、開放、融合、創造”為基本原則,提出了以“以培養孩子的完整人格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目標,給孩子創造自然優美、和諧向善和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環境”為導向的“教育生態學”理論。在此指導下,保定劍橋教育集團以全面動態的眼光,系統關注影響孩子成長的家庭、園校、父母社會活動空間及社會自然等各種環境因素,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生態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設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優質教育環境。
生態,代表著自然、生機、活力,意味著健康、希望、幸福。劍橋教育集團所開展的生態式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實施策略。它強調以生態的眼光、態度、原理和方法來觀察、思考、理解、解釋復雜的教育問題,并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教育實踐。它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技能的形成,而且關注其身體、情感、社會性、藝術審美等全面素質的發展。生態學視野下的全面發展的人有三重意蘊,即人與自我完善、人與自然共存和人與社會共融。“完整的人”是劍橋教育集團的培養目標。在生態教育理念下全面、平衡、和諧發展的學生,健康活潑,文明友善,聰明好學,自信大方,主動探索,團結協作。
在生態教育理論基礎上,劍橋教育集團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布局。從生態化園所的建設,到綠色農場的設立;從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到教師發展中心的成立;從豐富多彩的幼兒實踐活動的開展,到匯聚各種社會資源擴展幼兒感知;從父母學院的成立,到與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開展教研合作,由此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劍橋教育生態圈”,它囊括了“幼兒—家長—教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課程研究—機構合作—國際交流”,以學校為龍頭,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平臺,有機組合多方面教育力量,充分發揮教育培養人、塑造人的功能,有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面完整發展。
劍橋教育集團秉承“以生態式教育培養完整兒童”的教育理念,以“尊重、自然、開放、融合、創造”為教學主旨,匯聚國內外資深專家,致力于團隊打造和教學管理,以開放的視野倡導中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的融合,將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不斷納入課程建設之中。集團在學校生態化發展過程中,將課程建設作為基點,提出以課程帶教學、以課程帶管理、以課程帶服務的發展戰略。
生態式教育倡導體驗式學習方法。動態學習課程、行走課程、教育戲劇課程、國際文化課程以及各種豐富多彩的興趣課程,從孩子的關鍵經驗出發,注重其多元化發展,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環境中探究科學知識,在探索過程中發展社會性,從而為其健康快樂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課程帶管理的理論預設,是指我們期望培養什么樣的幼兒,我們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自己。劍橋將生態式教育理念移植到管理中,移植到教師培養中,提出了“校長(園長)是教師的教師”“管理是領導”“領導是幫助,是培養,是為教師的成長負責”的系列觀點與思想。
劍橋教育集團以生態式教育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建立了完整的人才聘用和培養機制,在國內外一流專家團隊的帶領下,廣泛開展科研與教研,培育學習型團隊。2014年,劍橋教師發展中心成立,確立了導師制,采用分層指導、合作培訓的發展模式,以點帶面激勵全體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不斷嘗試參與式、體驗式等新型教研方式,鼓勵一線教師自主探究與學習。此外,集團還鼓勵以研帶學,以創新驅動發展。2015年初,劍橋生態化發展課題正式立項,由專家及一線教師所組成的研究共同體逐步形成。集團不斷激勵全體教師的專業成長,并夯實教研團隊、管理團隊,生態式教育“雁陣式”發展體系成效初顯。
以課程為基礎的教育服務體系的構建,有效促進了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劍橋教育集團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方面實行導師制,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及需要,為其制定個人長期成長計劃,實施差異教學、一對一個性化輔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和發展。集團針對寄宿制學生進行精細化生活管理,做到全程配合、精心看護、耐心呵護,在寄宿環境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集體意識,鍛煉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
劍橋教育集團在生態式教育的實施中,把家園共育擺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2014年,在生態式教育理論支持下,劍橋父母學院成立。在“教育生態圈”的宏觀框架中,劍橋父母學院以“平等對話,共同成長”為指導思想,致力于家庭教育,通過教師、家長、孩子間平等對話的交流形式,以傾聽、尊重的姿態營造寬松的環境氛圍,使三方都能在教育之路上實現探究、感悟、體驗和成長。組建了專業的專家梯隊,旗下園長、優秀教師自愿加入,不斷完善整合劍橋父母學院理論體系,向家長傳遞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自成立之時,父母學院團隊就與專家共同研究制定出了家庭教育三大板塊,即科學育兒、良好家園關系的構建和家庭健康生態環境的培育。先后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知心姐姐專家團、青少年心理健康協會等機構合作,組織父母大講堂、社區行等活動,并在每個院校下設家庭教育指導站,宣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方法以及規范化管理模式、專業化的教育理念,以達到家園共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服務體系。
2018年,父母學院圍繞家庭教育三大板塊,持續深入地組織高質量、多維度的家庭教育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家園共育氛圍。憑借資源深廣的社會專家精英和國際專家梯隊,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使家長們得以近距離聆聽、分享最先進的育兒經驗。線上,劍橋父母學院攜手知名親子教育專家推出系列微課,共同打造“父母成長方案”,教育專家找問題,出方法,細解讀,幫助每位家長成為“教育家”。通過互聯網平臺,推廣線上課程,以家長便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通過網絡視頻、網絡微課普及家庭教育。線下,“名家大師進劍橋”活動由父母學院規劃出以幼兒身體及心理健康成長為系統的大中小型講座近200場,通過家長工作坊、講座、沙龍、健康科普大講堂等多種形式,讓家長與教育專家面對面溝通,打開教育思路,通過通識課程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同步提升。
此外,劍橋父母學院還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園校廣設家庭教育指導站,通過與家長實際交流,為其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助其推動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
劍橋教育集團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合作共發展”原則,通過學術共建、家園攜手、國際交流等多種形式,探索教育發展新模式,促進教育的多元化融合發展。
集團堅持開放辦學,與首都師范大學、新西蘭幼兒教育師范學院等知名大學或教育研究機構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作協議,中高層以及骨干教師先后多次赴國內外考察。2017年,集團旗下劍橋小學與新西蘭小學舉行了友好學校簽約儀式。同時,劍橋國際文化節、國際姊妹學校互訪等中外交流活動,也為劍橋學子走向未來、走向國際,搭建了橋梁。
2017年,由劍橋教育集團、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和學前教育學院聯合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教育行業精英共同組成的劍橋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作為非營利性教育科學研究組織,劍橋教育研究院旨在整合京津冀大學、中小學、幼兒園的資源,建立加強基于大教育的跨地域、跨學科、跨專業的研究平臺,致力于教育生態視角的基礎教育政策研究、民辦中小學學校發展研究和課程研究。
在打造“教育生態圈”的過程中,劍橋教育集團充分借助地域聯合的優勢,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創建,營造出了多元開放、具有可持續性的教育生態環境。今后,劍橋教育集團將一如既往,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