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杰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及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使得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及考研升學率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該文從考研錄取率低及就業率低兩個方面出發,分析具體應對方法,為土木工程類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引言
201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60萬人,2012年為680萬人,2013年為699人,2014年畢業生總數達到727萬人,畢業生數屢創歷史新高十二五期間,年均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700萬人。房地產行業經過幾年瘋狂發展的黃金期,基本基于飽和再加上國家為了防止泡沫擴大化的市場調整,使得土木工程行業就業率急劇下降,工程管理專業就業率更令人堪憂。
一、大學生就業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畢業生沒有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
經過殘酷的高考洗禮,進入大學校園,學生如脫韁的野馬,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盲目松懈,完全被升學后的喜悅沖昏了頭腦,致使學生大一期間逐漸迷失自我,甚至于整個大學生活就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學到的知識微乎其微,根本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對于考研,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明確的規劃,盲目跟風地報各種考研輔導班,把整個大三學年安排的滿滿當當,甚至占用正常上課時間。導致上專業課程時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復習,整個精力都在學習數學、英語、政治,專業課知識所知甚少。一旦研究生初試通過,則面臨著復試抱佛腳,突擊學習復試專業課的現象,造成復試成績低,考研錄取率低等問題。
(二)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大學生知識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協作攻關能力欠缺,職業操守和責任不足。在校期間主要學習理論知識,沒有進行系統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差。雖然有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因為沒有穩定的合作企業,學生不積極參與等原因也大都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三)房地產市場低迷,崗位需求不足
據知名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今年2月初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的統計,今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特別針對于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設計院、施工單位、造價咨詢單位、監理單位的崗位需求量銳減,甚至出現多家大型設計院大規模裁員的想象。
二、提升大學生就業的全過程就業指導策略
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僅僅關系著學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感而且可能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的根本利益。為了提高畢業生的整體就業水平,應采取大學期間全過程的連續的就業指導,使大學不僅成為培養學生成才的搖籃而且成為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有效中介,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
在入學之初,利用專業介紹環節向學生及家長講解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讓學生及家長能夠清楚認識到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及壓力,不同就業方向的學習側重點,就業必不可少的主干課程及輔助課程,引起學生及家長的足夠重視。建立學生家長聯系方式如班級微信群、QQ群,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學生學習情況、優勢及專長,分析學生最可能適合的就業方向盡早為就業做準備。
在大學二年級時,逐漸開設各個專業課程,專業教師充分利用授課時間,講解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其主要內容有哪些,與工程實踐或工作緊密相關的知識有哪些,在哪些方面會用到該課程所學知識,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引導學生指定考研或就業的職業規劃。
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自愿原則,幫助學生制定考研或就業的計劃。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為學生量身推薦合適院校,避免出現報考集中,或報考過高現象,提高考研升學率。為學生推薦比較適合的崗位,并明確該崗位的職業要求,所需知識儲備,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比如讓一位女同學跟一位男同學同等條件同時應聘項目部造價員工作,那么80%的單位出于非智力因素考慮會擇優選擇男同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可以將女學生有側重點地培養成適合合約部、會計崗位等崗位人才,有效實現畢業生就業分流,提高就業率。讓學生參加招聘會,提前感受就業壓力,充分認識市場需求,樹立明確目標,發現自身不足及增強學習動力。
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社交禮儀,溝通協調能力,輔導學生的求職要領、面試技巧,輔導學生制作簡歷,使學生做好就業的充分準備。同時,充分利用專業老師的專業特長與人脈積極為學生提供可能的就業途徑。
三、結論
大學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更應成為推薦人才的中介;不僅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更能使每位畢業生順利找到適合的工作。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僅僅關系著學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感而且可能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的根本利益。通過采取大學期間全過程的連續就業指導,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成長群. 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
[2]曾繼平. 貧困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賀平. 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思考[J].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27(01):72-76.
[4]黃權標. 淺議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就業指導機制改革[J]. 教育教學論壇,2013,(28):209-211.
[5]閆成文. 美國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初探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8.
[6]陳勇. 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研究[D].浙江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