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迦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對于綜合素質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學校和老師能培養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水準、豐富知識以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高素質人才。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習、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加上較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長輩將孩子視為“掌中寶”,過于寵愛孩子,造成了現在孩子面對挫折時承受能力較差的現象,出現了許多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發展成心理問題。就此現象而言,對當代學生耐挫折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就以如何在初中教育中培養學生耐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主要內容進行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耐挫折能力;有效途徑
所謂耐挫折能力,是指人們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能否經得起挫折帶來的打擊和壓力,能否戰勝和客服困境而使自己不受到傷害的一種耐受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人們適應挫折和應付挫折的一種能力。一般來說,挫折承受力較強的人,往往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反應小,適應挫折時間短,受到挫折的消極影響也會相對較小;而挫折承受力較弱的人,則容易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知所措,使自身受到相對較大的傷害,情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心理和行為的失常。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傳授文學專業知識外也要重視對學生的耐挫折能力的培養。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開始系統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尚不成熟,所以本文從多角度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耐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探究。
一、學會利用語文教學平臺挖掘相關教材資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其中包含了許多與耐挫折教育的有關的事例。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教材中的有關耐挫折能力的題材,進一步探索研究,在上課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學會利用語文教學這一有利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耐挫折能力。初中語文在教材中有很多關于耐挫折能力方面的例子,比如霍金身殘志堅,雖然不能像我們正常人一樣行走活動,卻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力繼續學術研究,探索黑洞的奧秘,成為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她是在一場疾病中導致雙耳失聰,雙眼失明,在家庭教師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識字、讀書和生活。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述名人傳記中那些身殘志堅,經過努力獲得成功的人,從而激發學生的耐挫折意識,讓學生能夠理解挫折的真正內涵,學會如何應對挫折。
二、學會利用課外資源提高學生耐挫折能力水平
當今的社會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競爭和挑戰,沒有什么人從生下來就是一帆風順的,許多人能夠成功,必然有他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到了他們光鮮亮麗的表面,而忽視了他們也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才一步一步邁向的成功。教師要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他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能夠坦然面對,戰勝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語文教師可以擔負起學生耐挫折教育的重任。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生專業知識外,利用課外資源來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里來舉辦主題班會或講演比賽等來培養學生耐挫折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設定主題,要求學生每周或者每兩周以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選擇表演方式,像話劇,小品,演講等形式參與主題班會。可以針對主題班會設立一些小的獎項,頒發獎品,獎狀等來調動學生參加班級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實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時所帶來的快樂,讓他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面對困難、挫折,學會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也能更好的利用課外資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耐挫折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能夠坦然面對,而不至于一蹶不振。
三、提高教師的耐挫折能力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為人師表,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耐挫折能力,然后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戰勝一切困難與挫折。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會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思想行為不知不覺的進行模仿,這些都是無形的力量。教師要以身作則,規范自身的一言一行,引導學生學會淡然面對挫折,教會學生正確的處事方式。教師之所以能為人師表必然是經過教育部門的層層選拔,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自我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祖國的未來。只有教師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己調節能力,不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不被社會思潮所左右。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以外,還要嘗試著和學生做朋友,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深入了解學生在課堂之外,學習之外的真實想法,遇到學習,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多關心學生,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真正做到課堂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繼續保持下去,像寫字好看的學生就經常給予口頭上的夸獎和表揚,不僅能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面對生活,還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耐挫折能力。
四、結束語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接受教育、發展品質、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內滲透耐挫折教育,能真正為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能使學生今后面對挫折時更加勇敢、堅定,從而有效突破各種難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凌云,王鳳玲.如何對初中生進行挫折教育[J].學周刊. 2017(07)
[2]韓旭.淺談學校如何做好青少年挫折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 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