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幡
摘 要:裝飾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利用裝飾畫的元素融入到小學中高年級段的美術表現的教學中,有利于打破學生傳統的學習思維模式,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符合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水平,為美術表現的創作激發靈感。讓學生在新型的特色教學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審美態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裝飾畫特色教學、小學中高年段學生、美術表現、創新能力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低年級段的學生對于美術充滿熱情,膽子大,想象力豐富,可以說是天生的藝術家,而小學中高年段的學生卻缺乏想象力,喜歡模仿,接受被動學習。我們都知道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創造學之父奧斯本更是把想象力當成是人類能力的試金石,人類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的。因此創新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①在日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的能力呢?這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始終思考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易于掌握的教學技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主地探究、分析,進行創造性學習,使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創新能力提高的過程。
一、在美術新課標的指導下嘗試美術表現方法的創新
2011版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和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②在我們小學美術教材的每個階段都有對造型、表現的不同要求,其中在中高年段的學習目標中強調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描繪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
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中高年段的對他們的學習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各種造型技法,還要有突破和創新,因為傳統的美術表現形式已不能滿足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研究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小學教學的每個階段都有裝飾畫的相關元素,所以我結合重彩裝飾畫和兒童裝飾畫的相關知識,把兒童裝飾畫中的點、線、面以及造型的變形和簡化與重彩裝飾畫相結合,用兒童裝飾畫的表現形式在重彩裝飾畫的表現技法上做突破,以強烈的裝飾性、象征性、豐富的想象力作為兒童特色裝飾畫的目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二、教師本身是影響學生創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現在在我們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大多數美術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新,還停留在技法的傳授上,在教學、教研過程中,有時只看中結果而不重視教學過程,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要和體驗,教學設計不夠合理,沒有創新的教學情境,趣味性、探索性不強,在作業的表現形式上也過于單一,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慣性的學習習慣,在美術表現形式的創新上尤為重要。兒童特色裝飾畫正是在美術表現形式上做突破、創新,運用美術語言創造性的加以表達,解決問題。下面的三個圖片分別是學生的日常作業、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兒童裝飾畫的作業和結合重彩裝飾的美術表現手法所完成的作業,從學生的作業中可以看出,利用兒童特色裝飾畫的表現手法在美術表現形式上的創新,學生的作業已經脫離了重復模仿和單調無趣的畫面效果,在后期的創作中,學生構圖飽滿、大膽,敢于表現自己的想法,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
三、利用裝飾畫特色教學的美術表現形式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和觀察發現,在兒童繪畫發展階段,小學生低年級兒童敢于表現,畫面充滿童趣和想象的空間,而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更偏向于寫實和臨摹,缺乏想象力。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表現為學習的主動性、豐富性、新穎性、現實性等多個方面。由于受到升學、環境、不同教師的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學生自身的情緒、喜好、年齡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繪畫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低年齡段的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敢于想象,可以隨心表現;中年齡段學生善于模仿、喜歡照著別人的作品畫,束縛了自己的想象;高年齡段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刻意臨摹,不敢創新的現象,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而學習兒童特色裝飾畫能夠提高兒童的繪畫學習興趣,在創作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專業的色彩知識和表現技法,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和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也為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作力提供了更為開闊的空間。
四、結語
創新是藝術生命的源泉。創新能力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因此,在學科核心素養時代背景下的美術教學,必須遵循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美術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可以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具有不斷探索擁有創新能力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美術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2011年版 P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