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學的改革尤為重要,其中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廣為小學師生所喜歡。合作學習不僅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也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這種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出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互相分享等學習能力,也激發(fā)了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但是合作學習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課堂的深化。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
一、 引言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理念與初衷是符合新型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的,但是合作學習的模式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卻經(jīng)常流于形式化,除了教師人員對于該教學模式不能夠深刻了解外,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本文通過講述合作學習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介紹了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的具體應用,希望對合作學習的推廣有所幫助。
二、 小學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合作教學過于形式化
合作教學的初衷是為了培養(yǎng)出學生的團隊意識,達到學生之間相互幫助、互相學習的目的,然而合作教學在實際課堂上應用反而流于形式化。這主要是教學的老師沒有理解到合作教學的精髓,導致合作教學無法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去。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非常高,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合作教學并沒有在學生中間產(chǎn)生非常好的反響,主要是學生學習接受能力存在著差別,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愛程度也大不相同,不進行合理分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可能會適得其反。另外,在語文學習中沒有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不明顯,讓學生感覺到合作學習不適合自己,適合成績較好的學生參與,就會逐漸退出,合作學習的目標也就沒有實現(xiàn)。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分組,把成績差的和成績差的分一起,合作學習反而成為了學生上課開小差的“遮擋傘”,造成語文合作教學的效果不明顯。
(二)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性不高
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課堂上老師在上面教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是一種針對一個問題,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思考、交換意見,最終解決問題的新型教學模式。但是對于年紀太小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可能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由于學生剛接觸學校,很多的知識框架尚未建立,對于說話的語言組織能力,與人溝通的簡單技巧等都有所不足,這就會造成他們之間的合作學習效率低,容易跑偏,對問題的交流分歧大等各種問題,這樣的合作學習可能就像孩子間的打鬧一樣。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能合作學習的要科學分組,保證發(fā)揮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積極作用,而不是讓學生不情愿地加入,反而有抵觸心理,這樣的合作學習,不能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不到學習互助,知識互享的合作理念。
(三) 教學老師指導不科學
其實在很多的課堂上,老師并沒有全程引導學生去合作學習,只是教會學生如何一起解決問題。這不是合作學習的要義,合作學習要求老師教會學生在問題的發(fā)現(xiàn)、討論、解決的這個流程中掌握住學習的主體方式,不是僅僅針一個問題,而是在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合作小組學會了如何合作。
三、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具體應用
(一) 學習有方向,合作有動力
想要學生積極融入到合作學習中去,充分發(fā)揮出合作學習這個新型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需要教學老師對學生的語文文學功底,熱愛語文學習的情況有詳細的了解,根據(jù)了解到的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合作學習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向,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教學老師在確定自己的教授內(nèi)容時,一定要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如果學生接受起來普遍困難,那么這個教學方案的選擇就是失敗的。比如:在《如夢令》這首詞的學習流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幾遍,自己有所了解后,再按照科學分成的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的形式,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朗誦前,確定各自小組研討的方向與內(nèi)容,便于引領學生在小組的演說中說出自己在誦讀時對于該詞的感受、理解等,能夠讓學生表達出該詞所表達的詞人的情感,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二) 科學分組,增強效果
科學的合作小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在分組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個人學習能力進行分配,保證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在一個起跑線上,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合作小組的人數(shù)一般是四五個人最合適,這樣不僅學習的效率高,也便于老師管理。例如:學習《詹天佑》這一課時,運用學習小組的形式對詹天佑的人物特點,人物品質(zhì)進行分析,可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中理解合作學習的精髓,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蘇教版的小學教學中,語文老師提出學習上的問題時一定要有方向性、目的性,充分利用教學中可以利用的所有資源,鼓勵學生去思考問題,增強對問題的學習探索能力。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小組的合作中,積極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在小組間的討論中解決該問題。這樣的學習充分發(fā)揮出了合作學習的現(xiàn)實應用,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各種樂趣。在小組討論交流的時候,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也在不斷提高。比如:老師在講授《把鐵路修到拉薩》這一篇文章時,向?qū)W生提出對于合作學習有所幫助的問題,像“鐵路修了多久?”,“修鐵路的工人的精神品質(zhì)是什么?”,“鐵路修到拉薩的象征”,然后讓學生在小組間進行交流,在交流結束后,小組間可以進行心得的交流,分享學習的成果。
四、 結束語
盡管合作學習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種高效的新型教學模式,無論是對教育模式的改革,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都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只要針對其不足點,進行改進,一定能讓這種學習模式在全國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推廣起來。
參考文獻:
[1]薛書玲.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 2014(3):112-113.
[2]梁端水.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2(9):110-110.
[3]何炳謙.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儷人:教師,2015, 11(20):120-120.
[4]趙旭紅.初探新時期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6(11).
作者簡介:沈燕,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臨湖第一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