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時期的德育教學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是一門組織性嚴謹、計劃性詳細、綜合性較高的課程,要求學生們親自參加到課程中,特別是在小學的德育教學這方面。文章中根據教育經歷的分析,了解了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且在提高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上提出了教學策略與方法,相信不久小學德育教育會更好地得到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性的分析
一、 引言
小學的教學離不開德智體美,德育教學對小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因為在小學的德育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比如:教學模式呆板、教學目標保守、教學理念傳統等都是導致小學德育教學的教學水平低下的因素。怎樣提高小學的德育教學已經成為小學的教學難題,往往在德育教學上老師不知如何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所以,在新時期德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F在的學生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在是非觀念未完全形成的緣由下,缺少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心。因此,在學校更應該幫助他們加強德育教育,運用正確的方式去教導他們,使他們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二、 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模式呆板
現在的很多學校在德育教學上的教學模式的方法比較呆板,在小學的各個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等大都大同小異,老師們只重視教學的形式,不在乎教學的內容,采用“一說到底”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老師只顧一味地講課,而不顧及學生們是否在聽課,這樣的呆板的教學方式不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聽講時失去興趣,也同時讓學生們在對課堂上的求知欲望失去了興趣。學生們并沒有了解老師所講的課堂知識,也并未理解到德育教學的意義,這樣便達不到教學的質量和課堂的效率。為此,很多學校并沒有真正地讓老師接受德育教育,而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讓普通的文化課老師擔當,他們的相關知識水平相差很大,導致其教學方式生硬難懂,在德育教學上的教學效率低下。
(二) 教學理念傳統
在很多的小學德育教學中學生們只是做做樣子的喊口號,傳統的、老舊的教育觀念在德育教育施行過程中失去了新意,經常性地將陳舊的思想理念拿出來強調重審,他們在沒有任何計劃、規定、組織的前提下,有局限性地導致德育教學隨波逐流,使它的有效性相對的減少。
(三) 教學空間廣泛
很多學校為了讓自身的教學水平變得高效,在德育教學中的目標設置的太高,但因為德育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點,它往往只停留在了表面上的形式,這樣的德育教學并不適合在教學上,然而就導致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并未實現。因為德育教學的總體水平是指在教學水平的基礎上的必要條件,因此提高對德育教學的效率,增大教學空間的廣泛性,使得每個年級每個學生都對德育教學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渲染力,這樣德育教學的普及管理才能更深一步地進入到小學生的印象里,讓小學生在小的時候就為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 規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因為小學生的相關知識水平很有限,他們自身的德智體美的觀念還未形成,對于所有事物的認知力還是處于懵懂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德育教學還是似懂非懂的觀念,因此這期間老師更應該深入地、積極地了解每個學生的自身的發展習慣規律,善于變化地為每個學生在自身的學習理解中去給予相應的幫助和教導。這就應該讓老師們了解在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學習德育教育的一種思維方式,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帶入德育教學的過程,也讓學生們嚴格地遵守相應的道德規則,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并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順應學生的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幫助,在課本教學上也促進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促進了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
(二)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一定程度上對此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倦的心理。所以,一種教學方式的方法是否有效,取決于德育教學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氛圍中來,因此來得到德育教學的教學效果的提高。比如,將學生們的教學方式在生活中體現,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德育的發展,將抽象的、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地、形象化地用生活中的某些東西來演示,這樣不僅讓學生們近距離地感受生活,感受教學氛圍,這樣來具體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樂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比如,以“秋收”為例,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身心經歷,感受秋收的場景,談談自己對秋收的理解和想法,也可以讓學生們在眾多的生活方式下去了解感受秋收,與此同時老師將教材上的、各種途徑收集到的豐收實物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們親自感受和體會實物的真實和自我描述,這種親身的、師生間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不由得喜歡上學習,喜歡上實物教學,喜歡上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方式,為后續的教學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新時期的教學是一個迅速發展的過程,以新型的多媒體電子教學為首,在圖形、文字、動畫、語言上為一體的整體結合,打敗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單純的枯燥無味的講課為例,學生失去興趣為由,在深入的德育教學方面深入研究,創造新的教學觀念,引入新型的媒體設備,吸引學生們的全部注意力,讓學生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新知識、新內容的最好狀態,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力,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學習效率。
四、 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的德育教學在整體上來講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效地提高德智體的全面性對于小學生的未來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為此,在諸多教育問題上應該面對小學生在德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缺點進行分析,再進行針對性地解決,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在德育教學方面的問題,幫助學生們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做準備,讓學生們的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前途,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方志義.提高小學德育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8):67.
[2]李洪信.淺析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2):73.
作者簡介:
簡躍虹,現就職于廣東省江門市紫沙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