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放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貿易是共享全球發展紅利的有效路徑。文章首先對經濟新常態的內涵與黑龍江的對外貿易情況進行闡述分析,繼而探索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對外貿易的發展策略,研究顯示: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應該改善貿易投資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大力發展加工貿易;鼓勵科技自主創新,培育知名出口品牌;培育綜合貿易人才,強化貿易壁壘應對;最終通過促進黑龍江對外貿易的發展來實現黑龍江經濟增速的平穩換擋、經濟結構的順利升級、經濟驅動的快速轉變。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振興東北;策略研究;創新發展
一、引言
開放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貿易是共享全球發展紅利的有效路徑。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作為我國邊境貿易大省應該積極了解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當前,逆全球化的聲音再次出現,貿易競爭、貿易壁壘、地區博弈進一步加劇,我國對外貿易受到一定影響,黑龍江作為邊境貿易大省也不例外,因此文章探索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對外貿易的發展策略,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經濟新常態內涵與黑龍江對外貿易概況
1.經濟新常態內涵
經濟新常態是習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對我國經濟發展態勢提出的新判斷,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宏觀總結。從學術界的角度來看,經濟新常態是經濟學范式的根本轉換、經濟發展模式的全面轉軌、是經濟增長方式快速轉變;從實務界的角度來看,經濟新常態是經濟增速的逐步換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經濟驅動的全面轉變。未來,各區域經濟體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必須要去適應新常態,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2.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對外貿易概況
第一,貿易總值持續下降態勢明顯,2016年年實現進出口總值165.4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出口的下降幅度大37.2%;第二,貿易方式仍以一般貿易進出口為主,邊境貿易為支撐,加工貿易為補充,2016年三者的總值分別為112.3億美元、31.7億美元、11.9億美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別達22.1%、18.6%、21.0%;第三,貿易主體的結構方面,2016年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進出口總額分別為82.6億美元、70.6億美元、10.9億美元,分別下降18.4%、26.5%、10.4%;第四,貿易對象的分布方面,總體還是依托邊境優勢,與俄羅斯的貿易占據主導,,2016年對俄實現進出口91.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5.3%,對俄貿易比重(55.6%)比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對巴西、沙特、美國、東盟等國的貿易總量都有所降低,但對日本、歐盟的貿易有所提升。
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黑龍江對外貿易的發展策略探析
1.改善貿易投資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是重要的特征,因此黑龍江在發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必須注重這個宏觀因素的轉變。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持續疲弱,引起了國家與政府的重視,紛紛提出振興東北的政策與措施。從對外貿易的視角來看,黑龍江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改善黑龍江的貿易投資環境,包括但不限于推出稅收優惠政策、完善黑龍江交通物流運輸體系、優化電力、石化等能源供應等;與此同時,黑龍江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傳統老工業基地的產業轉型升級,如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提升產品附加值;努力發展服務貿易,如外部服務產業,優化黑龍江進出口產業結構;促進黑龍江文化產品的進出口,提升黑龍江文化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2.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大力發展加工貿易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這是世界各國經濟普遍存在的難題,由此造成了國際貿易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但這既是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調整,又必將是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歷史機遇。隨著國際貿易的持續發展,未來產品的標準化制定將是決定各國對外貿易地位的關鍵,因此黑龍江政府、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國際間相關產品的標準化研究與制定,只有黑龍江進出口的產品符合國際相關標準,才是真正抵御貿易壁壘的有力手段與途徑,從而增強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政府的角度上說,要支持、引導、協助企業進行標準化建設,并督促企業進行生產標準化改造;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既要積極參與國內的相關標準制定,也應該密切關注國際標準的變化。除此之外,黑龍江應該大力發展加工貿易,通過稅收減免、優化招商、改善外資結構等措施,強化加工貿易在貿易結構中的地位。
3.鼓勵科技自主創新,培育知名出口品牌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當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后,區域經濟體要實現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的自主創新,對外貿易也是如此。第一,鼓勵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高校配合的產學研一體化科技創新研究模式,提升高新技術的應用率;第二,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設立稅收優惠、專項獎勵基金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第三,配套相關高精尖端人才的引進支持政策,如效仿深圳、長沙等城市,對優秀科技人才給予專項補貼;第四,對于黑龍江具備一定優勢的行業,政府應該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實驗室、搭建研究團隊,實現黑龍江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科技創新的迅猛發展。在鼓勵科技自主創新的基礎上,黑龍江還需要積極培育知名的出口品牌,如在裝備制造、石油、汽車方面,應該要結合省內產業基礎與優勢,培育行業龍頭,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4.培育綜合貿易人才,強化貿易壁壘應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這一理念在對外貿易的發展中也不例外,尤其是當前貿易壁壘增多的背景下,高素質的綜合貿易人才作用尤其重要。第一,政府應該引導高校與企業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子進行聯合培養,既保障其理論水平,又要提高其實踐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要特別注重培育具有外語、國際法、貿易經濟、國際金融等多方面素質的綜合化貿易人才;第二,設立人才基金,積極幫助企業引進高素質貿易人才,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談判。要特別指出的是,黑龍江還應該強化貿易壁壘的預防機制,具體包括:首先,黑龍江省政府及企業要積極參與到國際談判、國際貿易標準的工作中來,既樹立良好的貿易形象,也要爭取有利于自身貿易的制度安排;其次,政府要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新媒體介紹預防貿易壁壘的對策,并設置相關求助通道機制,聯合行業組織進行貿易談判,提高勝訴幾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全球經濟增速持續疲軟的大背景下黑龍江對外貿易亟待轉型發展,并且必須充分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要求。目前,黑龍江貿易總值持續下降態勢明顯,貿易方式仍以一般貿易進出口為主,邊境貿易為支撐,加工貿易為補充,貿易主體單一,總體還是依托邊境優勢與俄羅斯進行對外貿易合作。因此,未來黑龍江應該:第一,改善貿易投資環境,練好內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的核心價值;第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高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與話語權,與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改善貿易結構;第三,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科技創新趨勢,積極鼓勵企業實行科技自主創新戰略,基于當前產業結構現狀,加速培育龍頭企業與知名出口品牌;第四,要大力培育綜合貿易人才,強化貿易壁壘應對,提高在復雜對外貿易談判中的勝訴幾率;最終實現黑龍江對外貿易又好又快的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美)吉利斯(Malcolm Gillis)等著,發展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張平宇.“振興東北”以來區域城鎮化進展、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01).
[3]靳繼東,楊盈竹.東北經濟的新一輪振興與供給側改革[J].財經問題研究,2016(05).
[4]安體富,王海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財稅政策取向[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06).
[5]陳思思.東北振興政策的評價與新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19).
[6]趙昌文,李曉華,李政,銀溫泉,楊蔭凱,王佳寧.新一輪東北振興改革傳媒發行人、編輯總監王佳寧深度對話五位專家學者[J].改革,2015(09).
[7]鄧健,王新宇.區域發展戰略對我國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以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5(10).
作者簡介:李翎瑋(1996.05- ),女,回族,寧夏銀川人,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公共事業管理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