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圍繞著“人”和“課堂”,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天,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課堂面臨著更為重大而深刻的轉型。本文通過對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三因素、當前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癥結、南京一校課堂教學的新策略研究、教育觀念和結構將出現重大轉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提出提升教學質量,必須以課堂教學為中心?,F代課堂必須完成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生本位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轉型。
【關鍵詞】以人為本 以學定教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19-02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圍繞著“人”和“課堂”,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天,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課堂面臨著更為重大而深刻的轉型。
從“知識的課堂”到“能力的課堂”再到“創新的課堂”“生命的課堂”,課堂在轉型,以人為本、以學習為中心的理念將愈加深刻地影響、改變課堂的生態。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研究,把教學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從教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學”,做到以學定教。我們有必要在現有課堂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探索改革途徑,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健康成長。
1.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三因素
第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對自己的挑戰性期望。也就是說,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產生對自己的挑戰期望。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挑戰水平,對有的學生來說,由不會到會是挑戰,對有的學生來說,會了之后要追求卓越是挑戰。一個人對自己有了挑戰性的期望,他才能夠真正進入學習過程。
第二,合適的學習時間和有效的學習機會。學習要取得成效,要保證有一定的學習時間。但是,學習的時間不能太長。相比較而言,中國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長一點的。
第三,教師的針對性教學。有效學習往往是個人化的、有針對性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兩個詞,一個是“個人化”,一個是“針對性”。我們的教學如果說是從每個人不同的學習需求來設計的,而且是針對每個人突出的問題和特殊的需求來開展教學的,效果一定會好。
以上三個因素,其實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把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放在中心位置來考慮教學工作。
2.當前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癥結
第一,學習是要依靠每個學生自覺的意識和自信的行為的。有自信不自覺,不可能學得好,有自覺無自信,也難以學好。課堂上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動起來,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是一個問題的癥結,課堂教學改革是要從這里去改。
第二,現在我們還處在班級授課制的階段。班級授課制下的集體學習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它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如何顧及不同學生的個體需要?其實,對不同學生應該實施有差異的針對性教學,這個觀點教師是認同的,教師也有實施針對性教學的意愿。我們要探索這樣的新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3.南京一校課堂教學的新策略研究
第一,深入進行“功在課前”問題研究。“功在課前、贏在課上、思在課后”是我校教學工作推出的新策略。要求教師、學生都做好功在課前。教師的“功在課前”工作,是指在課前備好學生、備好課,充分發揮教研組團隊效應。
學校不僅重視教師的“功在課前”,也重視學生“功在課前”工作的指導,學校先后進行了學生“前置性作業”的設計培訓,教研組形成了符合年段學科特點的“前置性作業”模板設計,學校把落腳點放在了課堂教學的實地考察,由于“三位一體”,使教師對學生“前置性作業”布置這項工作由輕視到重視,設計的內容越來越體現“簡單、明確、開放”,在課堂教學中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學生學習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深入進行“贏在課上”主題研究。學校將“贏在課上”的主題研究定位在“15+25”教學策略的研究?!?5+25”是課堂時間的“黃金分割”, 即教師所講時間等于或小于15分鐘,學生自主活動時間不少于25分鐘。 經過兩年的探索“15+25”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第三,深入開展“思在課后”主題探究。近一年來,學校開展了“思在課后”的團隊教學評優活動,這項評優活動正是為教師們“學習—思考—實踐”而搭設的平臺,使師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雙贏。
今天,以人為本的課堂轉型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們更有意識的探索與追求。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的課堂正進行著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的革命。我們將在這一課堂教學變革中不斷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1]周勤偉.讓學生在幸福中成長[J].中小學德育 ,2013(01).
[2]陳美嬋.快樂學生 幸福自己[J].教師,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