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對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學生英語翻譯水平和技能的培訓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英語實踐操作能力,對其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涯也有極重要的影響。為此,本文從公共英語教學說起,粗淺地分析了公共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思考和探索了公共英語翻譯教學的應對策略,從而提升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實踐翻譯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公共英語;翻譯;教學
【作者簡介】韓麗,陜西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
一、公共英語翻譯教學問題概述
翻譯考察的是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將大部分時間精力用在閱讀、聽力等模塊上, 面對翻譯題常常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點:首先,在大學英語四級過級率的驅使下,高校英語教師往往將教學重心放在學生應試“硬傷”, 即聽力技能缺乏,詞匯量低等問題上,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翻譯練習少之又少。教師對翻譯教學缺乏重視和整體規劃,這導致翻譯教學幾乎缺失。其次,目前大多數的公共英語課程仍然實行“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翻譯教學更是缺乏系統的、創新的研究。對翻譯教學探討的缺失也直接導致大學英語翻譯課堂僵硬和呆板,教師無法有效地啟發學生的英語翻譯學習思路。第三,高校公共英語教師缺乏應有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銜接意識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沒有提供給學生相應的英語翻譯環境和實踐機會,這就使學生無法將學習的課堂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學生進而在英語的實踐技能和水平方面收效甚微。
二、公共英語教學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目標
教育部公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大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進行了三個層次的劃分,即一般要求: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250個漢字。譯文基本準確,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高要求:能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大眾性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漢字。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更高要求:能借助詞典翻譯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和英語國家報刊上有一定難度的文章,能翻譯介紹中國國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4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漢字。譯文內容準確,基本無錯譯、漏譯,文字通順達意,語言表達錯誤較少。這種翻譯能力層次的硬性規定,就要求高校英語教師把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應用能力放在第一位,通過語言信息的輸入與輸出相結合,激發學生理解和表達中西文化差異,通過真實的語料場景練習和交際任務訓練,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公共英語翻譯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高校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增加翻譯教學的內容和訓練,在強化大學英語詞匯、閱讀等方面教學的同時,還要大量開展公共英語翻譯教學,即利用多媒體課件很直觀地給學生展示英語翻譯的基礎知識和實踐運用能力的訓練,激發學生對翻譯學習的興趣,了解和獲悉中西方不同表達的文化差異,提升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同時,增強其英語文化情感和素養。 比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書中,第一單元課后習題中有孔子的漢譯英練習,在做這一類中國特色哲學流派介紹時,首先必須通覽漢語原文, 把握原文主旨,找出句與句之間隱藏的邏輯關系,注意上下句之間的銜接手段,然后確定通篇動詞使用的時態,及每個句子中最小漢語詞語單位的英文表達,不僅如此還要注意到通篇的文體特征和用詞特點。其中有個句子“(孔子)他的言論和生平活動記錄在《論語》一書中”,本句是典型的漢語表達省略被動語態句,翻譯成英文要補充完整被動語態,譯為“were recorded...”;再比如“不研究?論語?,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本句屬于約定俗稱省略主語句式,但翻譯成英文要補充完整主語,否則就是英語表達中的缺主語句、殘句,語法結構不完整,所以要補充主語,即 “Without studying, one could hardly...”。其次,教師還可以將翻譯的技能灌輸在整個翻譯訓練中,比如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能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即增譯法。如同樣在本練習題中,“?論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著作”,經典著作一般翻譯為“classic works of literature”,在這篇中,可增譯為“An enduring classic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增加“enduring”一詞不僅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而且讓譯文的意思更加明確。
綜觀以上研究,翻譯能力作為現今公共英語教與學越來越重要的衡量標準和考察點,正在廣泛而迫切地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本文從當前公共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和問題談起,以教育部規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標準要求為目標,通過實例粗淺地分析了公共英語翻譯課堂的開展及注意事項。其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靠攏,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做到極大地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恪清.大學英語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
[2]郭建忠.漢譯英的翻譯單位[J].外國語,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