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從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及可行性為切入點,詳細敘述了微課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期為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微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羅曼林(1981-),女,漢族,湖南岳陽人,講師,本科英語,湖南省岳陽市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互聯網+”背景下基于微課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編號:EIJYB2017-118)。
當今時代,自主學習是現代化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能力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學改革及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隨著科技、互聯網及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微課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在這一背景下,互聯網微課教育因其可視化、直觀性、趣味性及靈活性等特點,備受學生的喜愛和廣大教師及家長的關注。
一、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及可行性
微課是指運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根據認知規律,使學習呈現碎片化、過程化及教學內容視頻化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微課具有教學主題突出、內容少、教學時間短、內容具體、多樣傳播、反饋及時及針對性強等特點。我國微課是2010年由胡鐵生教授提出并推廣使用的。短短幾年時間里,微課在我國出現開始,逐步建立了內容-豐富、種類多樣的教學資源。微課因符合新時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的有效途徑,微課需要不斷的探索完善。
隨著國內互聯網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進步,計算機電腦及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普及,計算機教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等信息網絡基礎設數字校園的工程建設,為微課教育提供環境,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創造提供了必備的基礎條件。
新時代的教師及學生已具有一定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操作及應用能力,因而有能力使用和應用微課等互聯網信息技術設備,能更好的將教育教學活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從而為教與學營造更好的教與學的環境,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保障。
教師已經在不斷探索開展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的應用研究與實踐。通過利用微課與互聯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制定與課堂知識相關的視頻課程等途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不斷融合轉變,進一步的促進了學生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新時代的學生對于利用微課等互聯網現代教育模式進行自主學習愿望十分強烈。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等網絡時代課程的內容豐富性、學習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更加專注,學生更愿意在微課等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微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微課營造自主學習環境氛圍。教育教學的一個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只有學生發現自己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學習不斷深入,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微課成為自主學習的環境氛圍的一個重要步驟。在傳統教育教學中,普遍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教與學,是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互聯網微課環境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改變這種觀念,而應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現代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斷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使學生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認識到自學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通過互聯網微課等新方式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方式方法來創造不同的學習環境。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將自學始終貫穿在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教師可利用微課情境教學,設置巧妙地創設情境,將靜態的知識點通過微課實現形象化、生動化及動態化,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再通過結合知識點設置疑問,不僅可以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增加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且通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在微課中學到知識,并能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微課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雖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但要注重微課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微課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的同時,更要教育學生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注重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將互聯網微課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僅易于學生學習理解,更能凸顯教學效果。
在微課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與學生互動,使學生不由自主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比如,教師可在微課的課前、課后各設置一個可討論的知識點或主題,激發學生想象,積極引導學生討論,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并進行論述,這樣不僅可以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溝通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學習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聯系生活實踐,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微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應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進行的,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上更加主動、獨立,教師只發揮了引導作用,從而鍛煉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并可以提升和強化學生對知識系統的理解。教師在互聯網微課的課堂上積極引導和鼓勵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可以通過微課課堂上設下疑問,讓學生通過課后通過閱讀、查閱等方式解決課堂上的疑問,并能在課后閱讀、實踐等達到對所學知識的補充,拓展延伸學習興趣,對學習更加自覺,更加熟悉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微課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自主學習是學生在當代社會必備的基本素質,自學學習不僅僅只是一種學習習慣,更是一種學習思維,當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時,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更能促進學生自身更好的發展,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具備自主學習的習慣,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實踐中受益良多。
課前學習中,學生可根據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的問題,通過微課視頻等方式進行學習解決,學生在微課視頻學習中能對新知識、新概念有初步的認知和了解,課前的預習不僅很好的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還可以在課中對預習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對疑問的地方同教師與同學學習交流,加深鞏固和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及知識點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直觀化和生動化的演示,使學生借助微課的演示和動畫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微觀世界有形象化的認識,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微觀世界的認知和想象。
課后教師可以利用短而精、針對性強的微課鼓勵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不僅可以強化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消化,而且可以彌補自我學習時知識點的遺漏。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在課堂上掌握知識的程度去尋找與知識相關的視頻動畫進行拓展,借助視頻微課等從不同角度去拓展、挖掘和思考,從而開闊視野。
總之,利用微課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更是自主學習的時代,學會自主學習是當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要求。因此,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與技能,更是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適應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學習型社會的挑戰。而今,微課等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及發展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變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應用方式、內容的不斷豐富和完善,互聯網剛微課教育方式,會得到越來越多學生、家長的認可,互聯網微課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能力,有利于推動新時代基礎教學改革,更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資源,能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一種方法和途徑。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方式和手段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應根據不同的教育階段、教學任務,科學合理的使用微課等互聯網等新興教學方式,以此達到現代教育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