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英語在我國教育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水平等各方面都處于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英語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策略,注重對學生們英語能力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培養。本文將以何如在英語課堂上啟發初中學生的思維為中心論點,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品質;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鄭珠,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城南學校。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們英語知識的傳授,還要依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成長規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采取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來發展和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們可以得到全方位發展。
一、夯實基礎,鞏固學生思維品質
萬丈高樓平地起,意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沒有堅實基礎的支撐,很難實現更好地發展。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渡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們打好基礎,基礎知識是鞏固學生們思維品質的重要內容,要注重對于教材中詞匯、句型、語法等基礎內容的教學。
詞匯是構建英語學習大廈的最基礎部分,在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都離不開大量的英語詞匯積累,對此,在進行單元閱讀內容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們將教材內的詞匯記牢,讓學生們感受到詞匯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教給學生們高效的詞匯背記方法,比如通過詞根、發音、詞性、詞形等方式來背記。當學生們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就可以更加熟練地背記和運用相關句型,對相關句式句型進行背記,是提高學生們英語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們在英語句子學習中,可以擺脫漢語思維,去切實體會用英語思維是如何表達交流的。例如在學習到《Making New Friends》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對話交流,深化文中How old are you?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at do they do?Whats your favourite hobby?How do you go to school?等交際用語的提問和回答方式。另外,還要不斷向學生們灌輸相關語法知識,語法是銜接詞匯和句子構成之間的橋梁,是培養學生們英語思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同時也是大部分初中學生最為薄弱的一項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在英語教學中通過例題講解和閱讀語篇中典型的語法滲透,來增強和提升學生們對于語法知識的掌握,從而切實深化和鞏固學生們的英語思維能力。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的原動力,當學生們有了探究的欲望,自然會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從而促進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了使學生們對英語學習更有興趣,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探究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開展英語學習活動。情境教學是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構建一個特定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們參與其中,產生情感共鳴,以便使學生們產生良好的求知心理,進而激發深入學習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學習到《Different Looks》單元中《I have a small nose》一部分時,本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了解have/has,does/do的用法,并能運用表示詢問人物外貌特征以及所屬關系的表達方式進行簡單的交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更好地引導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游戲情境,使學生們選擇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用所學英語詞匯和句子進行外貌描述,讓其他學生猜一猜,在猜測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用have/has,does/do等疑問句進行提問,在這樣一個游戲情境中,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激發自己的探究思維,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又如在學習到《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們準備好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圖片,并通過多媒體的圖像展示功能演示出來,進行新課導入,使學生們能夠調動起自己的視覺感官,在豐富多彩的圖像情境中激活自己的探究思維。情境教學的方式和類型有很多種,比如:圖像情境、音樂情境、活動情境、語言情境、視頻情境等,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情境內容,來進行課堂教學。
三、有效提問,拓展學生思維廣度
課堂提問是師生進行交流互動的一種手段,它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并快速帶學生們走進文本學習,開發學生們的潛能,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并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廣度,使得英語教學效果更佳。想要使課堂提問環節更加順利,教師要在備課期間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并找到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對課上要使學生們掌握哪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精心設計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到《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love our school?Do you come to school everyday?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from your home?How did you get to school?由于這些問題都和學生們自身情況有聯系,學生們會不斷拓寬思維的廣度,樂于思考并積極回答。其次,有效的提問還要使問題更具針對性,例如在學習到《Our Local Area》這一單元中《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在備課期間明確,這節課的話題主要以問路和指路為主,貫穿交通規則、交通標志、交通設施等常識性知識,要讓學生們掌握“問路”的功能用語。對此,教師可以使學生們在學習完本課基本知識后,根據相關圖片或是語篇指示,設置出針對性的問題,比如:Excuse me,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只有當問題與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才能夠使學生們的思維與學習目標更加貼近,在回答不同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另外,問題還要具有層次性,要使學生們對不同學習內容的過渡銜接上感到自然流暢,要使問題的難易程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拓展。
四、以生為本,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是呈現“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局面,教師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使學生們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地位,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很好地發揮,創新思維也無法得到發展,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十分不利于學生們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對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策略,要以學生們為課堂的主體,使學生們可以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吸收課堂知識,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到《The Birthday Party》這一單元,在進行閱讀文本學習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為多個小組,并給每組都分配好閱讀學習任務,使學生們通過組內合作交流的方式,來解決閱讀文本中的重點詞匯、短語、句型和翻譯等問題,使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同時,在進行口語交際、寫作訓練等活動時,教師也要以學生文本,使學生們自由發揮創新思維,來編造和課上所學內容相關的對話,進行口語交流訓練,來盡情釋放自己的創意精神,開展寫作訓練。另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以學生們的發展為出發點,組織學生們進行多種多樣的英語實踐活動,比如“課前五分鐘活動”,使學生們在每節課之前的五分鐘里,開展諸如合作對話、小演講、情景劇表演、背佳句名篇、口頭英語作文等形式的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可以給學生們充足的機會,來促進自身發展,使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進而幫助學生們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啟發和發展,英語教師就要依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豐富課堂環節,在各方面都做到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朱花群,吳思廉.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以一節閱讀教學公開課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 (5):57-59.
[2]黃麗芬.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認知思維導向分析——以廣西欽州初中英語名師培養對象為例[D].廣西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