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麗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生活習慣以及思想觀念也產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對于學生群體來說,精神生活趨于豐富,平時沉溺于網絡,體育鍛煉嚴重欠缺,身體素質普遍偏差。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很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其對于學生的鍛煉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系統(tǒng)闡述了高職院校實施體質健康測評的必要性,并分析了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評對學生鍛煉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質健康測評 鍛煉行為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88-01
傳統(tǒng)高校體育測試當中,更多的是評測學生體育技能情況以及對于某項運動的掌握水平,教學和測試被放在了一起,沒有能夠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作出更加科學的評價,同時也無法對學生日常的鍛煉給出合理化的指導。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是將學生的健康作為最終的評判指標,很少涉及到運動技能方面的內容,測試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難度得以降低,不管是什么樣的測試項目,其目的都不是保證學生獲得多高的運動技能水平,只要實現(xiàn)了健康標準就可以認定為測試合格。這種測試形式能夠有效的改變應試教育當中所存在的弊端,轉變過去為了測試而開展教學活動的陳舊思想,釋放了師生的心理壓力。體育教學由此而回歸本真,學生能夠憑借著更加輕松而又愉悅的心情開展體育鍛煉,這是我國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同時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有序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評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開展體質健康測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以及價值,通過項目測試,學生可以對自身的身體健康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更好的管理身體。換言之,體育健康測試的最終結果是學生全面了解自身的形式。當前,很多高職學生并不喜歡參與體育活動,沒有能夠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趣味所在,體質健康測試的開展,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體育項目,使得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不斷鍛煉身體。同時,體質健康測試與學校所組織的運動會存在一定的相似度,體質健康測試同樣也是競賽類的活動。體質健康測試能夠充分激發(fā)起學生之間競爭、比賽的意愿,在和他人所進行的競爭以及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的意識到自身在某項體育項目當中的不足以及缺點,從而發(fā)現(xiàn)自身體質上的缺陷。在體質測試項目完成以后,學生可以全面的認知自我,有效提升身體素質。同時,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的有效開展是我國在教育體制改革綱要當中提出的,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項目。
二、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評對學生鍛煉行為的影響
(一)影響學生準備行為
準備活動作為體育鍛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很多運動開展之前都需要利用合理化的肌肉活動來解決身體細胞惰性,使其能夠處在最佳的運動狀態(tài),防止瞬間大量運動所造成的身體損傷。盡管在體育課程之前,教師通常會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準備活動,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能夠充分認識到準備活動的實際意義。筆者針對體質健康評測對高職學生準備活動認知情況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在體質健康評測標準實施之前,有22%的學生會在自主鍛煉的過程中主動進行準備活動,在標準實施以后,學生準備活動意識得到顯著的提升,半數以上的學生在鍛煉之前會開展相應的準備活動,運動以后也能夠進行放松活動以保證肌肉能夠恢復到松弛的狀態(tài),通常運動之前主動做準備活動的學生,在運動結束以后也會主動的做放松活動。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體質健康測評標準的實施有助于學生提升準備活動的思想認知。
(二)影響學生體育情感
情感對于行為存在一定的影響,情感是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前后的心理表現(xiàn)。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行為的時候發(fā)現(xiàn),行為結果的歸因將會直接決定該行為的評價,對于體育鍛煉而言更是如此,假如無法感受到滿足感,那么就難以從內心深處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相關研究表明,體育鍛煉過程中,男生相較于女生而言,更加容易產生滿足感。調查結果顯示,有65%的學生會對自身的健康情況進行測試,并且將測試的結果與標準結果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差距,并且接受系統(tǒng)所給出的合理化建議,在以后的鍛煉當中努力彌補自身短板。這和過去學生一味重視期末體育測試的成績而言是一種進步,很多學生已經構建了更加健康的體育情感,并且對體育鍛煉有了全新的認知。
(三)影響學生鍛煉方式
鍛煉形式以及強度是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來加以確定的。采用合理的鍛煉方式將會顯著提升鍛煉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同時可以改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對于自身的身體情況以及所獲得的進步也會有合理化的評價,有助于實現(xiàn)強身健體的最終目標。可是在體質健康測評標準出臺之間很多學生對于這種合理化的鍛煉方法缺少足夠的認知,有60%的學生完全不知道合理化鍛煉方式對于體育鍛煉的意義所在,只是覺得運動量越大,最終的鍛煉效果越好。可是在體育健康測評標準出來以后,這種觀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大約有75%的個人認為運動量以及運動形式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加以確定。盡管學生已經產生了這方面的認知,但是依然很少有學生將其用于運動計劃當中。所以,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要保證學生可以充分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實際的情況,幫助其制定出更加合理而又科學的運動計劃,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影響學生課外體育行為
學生只有對某項運動感興趣,才可以持續(xù)堅持下去。通過體質健康測評,學生可以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缺陷,大多數學生希望能夠利用課余體育鍛煉的形式彌補自身不足。慢跑是高職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項運動,學生每個星期都會到操場上慢跑3次,距離在1000-5000米,通常男生所跑動的距離要長一點。此外,男生更加喜歡足球以及籃球等項目,可是因為受到了上課時間與場地的約束,通常會在周末的時候開展這項運動,每個周的頻率為1-2次。女生則比較喜歡瑜伽以及羽毛球等運動,每個星期的參加頻率為1-2次。相較于課內體育鍛煉而言,課外體育鍛煉更加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運動當中所產生的成就感以及愉悅感也更加的強烈,通過長時間的課外體育鍛煉,學生能夠產生相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高職院校因為課業(yè)壓力,通常對高年級的學生不再設置體育課程,可是學生依然保持良好的體育鍛煉的參與習慣,在參與工作以后,這種習慣也得以保留,這對于貫徹落實終身體育的理念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結語
為了能夠有效的改變當前高職學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體質健康測試被廣泛的應用于體育教學當中,其對于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學生對體育鍛煉行為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可以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樂趣,同時對合理化的體育鍛煉方式有著全新的認知,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
參考文獻:
[1]聶銳新,楊晨飛,白銀龍.以健康為視角審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J].青少年體育,2017(2):103-104.
[2]趙可悅.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評對學生鍛煉行為的影響
——以四川現(xiàn)代職業(yè)學院為例[J].體育風尚,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