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就是人才培養和內涵建設,如何構建科學、合理及高效的評價機制,引入第三方評價體系顯得尤為迫切且必要。本文從評價制度、評價主體、評價方法和評價結果等幾個層面進一步探析了高校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旨在進一步推進高校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內涵建設。
關鍵詞:高校教育;第三方評價;評價主體;評價指標
構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體系,必須要結合多方的力量,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引導建立一批專業性、規范化的社會評價機構,根據科學的評價標準,采取合理的行動策略,抓好每一個程序,嚴格確保第三方評價體系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一、 建立保障制度
高等院校要逐漸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明確第三方評價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高等院校還要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將行業和企業評價納入校企合作的內容,在實施第三方評價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激勵方式及崗位職責等,促使第三方評價在理論、制度與實踐層面上都有章可循;再者,整合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評估制度,逐漸形成多元化、科學性強的人才培養評估制度。
隨著現代評估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及完善,高校教育引入多元化的評估主體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高校教育的評估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因此要求參與評估的各項主體必須具備充分的評估技能和知識。在高校教育的評估工作中,要對主體進行專業的評估認知與技能培訓,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評估方法,履行評估職責,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估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二、 確定評價主體
第三方評價主體既要獨立于教育舉辦者與教育接受者,又要與兩者密切聯系,因此在選擇評價主體時要遵循兩個原則:首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其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互相補充。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的主體有企業評價、行業協會評價、第三方商業機構評價等,這幾種評價主體各有優勢和劣勢,因此高校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評價主體,確定雙方的責任與義務,使得評價工作更加科學和規范。
三、 完善評價指標
完善科學的評價指標是第三方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的重要依據,評價指標應該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確保評價數據能夠真實完整地覆蓋第三方評價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其主要內容包含:學生素養、發展能力、就業質量、綜合評價4個主要指標。
四、 強化流程控制
在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三方評價過程中,流程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采集數據是否精準、評價過程是否合理以及評價結果是否科學且契合高等院校的實際狀況等,這都是流程控制的結果所引起的。因此,要將管理學的控制理論引入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三方評價中,將其作為一個動態控制的過程,完善評價機制,研究和制定評價規律,建立兩環半的閉環控制系統,確保第三方評價體系的科學運轉。
五、 反饋評價結果
在評價體系中,評價結果屬于最后一個環節,它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的體現,因此第三方的評價體系也承擔著信息反饋的作用。首先,作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估中串聯所有環節的唯一部分,評價結果應該由第三方評價機構反饋到每一個與人才培養相關的單位;其次,第三方評價機構還應該發揮自動調節的作用。由于第三方評價組織的地位特殊,它能將評價結果反饋到每一個單位和環節,因此第三方評價機構必須通過數據的交流及時讓人才培養單位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促使高校根據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結果等內容進行自我調節,從而優化人才培養的目標、模式以及更新人才需求信息;第三,第三方評價機構還應起到強制干預的作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只要其中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第三方就可以利用信息等手段對各方進行干預監督,與教育行政部門和企業配合運行,采取強制性或市場化手段實現人才培養的改革,其結果將對高等教育的布局、結構調整以及高等院校教學的改進與創新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杰.淺談高校教育第三方評價[J].時代金融,2016,(29).
[2]寧業勤,樓世洲.高校教育第三方評價的優勢與挑戰[J].職業教育研究,2016,(02).
[3]李步真.基于高校教育實施第三方評價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5).
作者簡介:
劉媛,湖南省長沙市,湖南都市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