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助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改善教學環境、創造教學情景,讓初中教學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雖然現階段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初中教學中已被關注與重視,但是由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整合不具備合理性,導致信息化資源的作用發揮效果并不明顯,要想提高教育水平,首先就要與時俱進,抓住機會,利用有效的融合手段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實踐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融合手段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利用價值,能夠調節教學氣氛、優化教學環境、改善教學質量,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功能,讓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針對性的課件構建、相關知識的延伸、問題解決方法的實際演習或者創造互動學習條件等等都是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可利用優勢。為了更好的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時效性作用,則需要從創設教學環境、滲透教學資源等方面著手實現,并且要重視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融合手段研究。
一、 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的設置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現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合適、新穎的教學環境,加大對現有資源的利用,結合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有聲、有色、有內容的學習情境,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感知、體會以及實踐活動來對基礎知識領悟,掌握基礎技能。
比如: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資源進行有關三角形物體的構建,如:金字塔,并提出相關問題:高度?再結合金字塔相關知識進行帶有問題的講解,問題是:如何測量金字塔的高度?從已有的多媒體資源中,學生能夠正面觀察金字塔的外觀,并尋找高度測量的方法,這是一個鍛煉學生主動思索的環節。由多媒體提供的資源引入主題,掌握恰當時機講解正確的解決方法,學生在面對金字塔圖像進行模擬式的操作解決,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
二、 滲透信息化教學資源
傳統的教學中單維性特征過于明顯,即便是從抽象的數學文字中來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也難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學生的思維思考學習缺乏主動性。而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利用下,多媒體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學習的刺激性。
比如:數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知識點,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若是按照傳統的說教教學方式,很難直觀的讓學生去理解這個知識點的實際含義。而利用多媒體,通過屏幕中的一個點逐漸運動起來,對其設定的軌跡進行觀察,就會發現是一條線,再一個三角形繞著中心點旋轉,從對軌跡的觀察上就可以看到面動成體的效果。進而學生的腦海中也將呈現出這個知識點的衍變過程,甚至還有其他形狀的面,在動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的體,進而真正的理解到了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含義。
三、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 科學搭配講解和多媒體課件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在學校的教室里基本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相比較于傳統的黑板和粉筆來說,教學環境、教學設備以及教學資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雖優勢明顯,但也還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不能完全的代替教師講解。有些教師片面的認識會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很多可以自主講解會更生動又有效的內容卻依舊選擇使用多媒體課件,降低了教學的趣味性。
教學是師生之間教與學互動的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和發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旨在改變傳統師生的主客關系,削權教師,還權學生。多媒體的利用可以很好的實現師生之間主客關系的調整,通過多媒體教學情境,師生共同合作與交流,理解知識,發現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獲得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升。
2. 巧妙融合板書和多媒體演示
傳統教學中板書是教師教學的主要演示渠道,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一邊講,一邊將比較重要的、難度較高的內容書寫在黑板上,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加強印象和記憶。然而當多媒體走進課堂,傳統的教學方法便受到了排斥。課上,教師只顧著點擊鼠標,更換頁面。相比較于傳統的板書,雖然方便,快捷,容量大,但是教學的方式依舊是“灌輸”,只不過從人變成機器罷了。這樣就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失去學習活動的空間,喪失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所以說,即便科技再發達,板書必不可少。教師板書、解題演算過程的規范表達,對增強教學效果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只有計算機的演示,沒有系統的、必要的板書不利于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師的板書一方面能夠總結并體現整節課的脈絡結構,給學生留下清晰的知識線索,另一方面在教師板書時,學生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和發現,這是多媒體課件無法滿足的。
教師在運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數學教學時,不能重形式而不重實質,一切要以學生積極有效的學習為出發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恩渡.合理利用鄉土資源,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實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4).
[2]向建.合理運用微課資源教學,提高初中數學課堂實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7(1).
作者簡介:劉松,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茅村鎮中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