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樣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滿足教師的教學計劃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拓展其知識結構和知識面,從而為實現素質教育提供基本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
一、 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 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教師一般會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案例,在學習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二) 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案例和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充分地為學生的學習制定合理的目標,而且學生在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之后,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為整個班級的學習成績帶來新的進步,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成果的發展和研究。
二、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研究
(一) 聯系數學教學的生活實際
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其所呈現內容距離生活實際的遠近,決定著學習活動能否達成。但是現如今我國小學數學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會使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給學生的學習造成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根據學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和手段,靈活地處理教材內容,使其符合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打好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到百分數的應用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將日常生活中購物的內容加入到教學的環節。首先,教師在黑板上列出超市常用的打折語言:今天所有商品一律七折。以此來提問學生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在這時會說七折就意味著70%,降價30%。學生會根據已經學到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經驗,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積極思考,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 促使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生活化
首先是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從大多數教學方法上來看,教師想要創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和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積極發現數學問題中的規律所在。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其問題無論是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還是理論上的問題,都需要與教學計劃緊密結合在一起,并為學生創設一條積極的思考思路,從而為發掘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敢于質疑的品質打好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到條形統計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道問題:哪一張統計圖是代表班級男生的、哪一張統計圖是代表全班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的班級情況,積極劃分班級男女生的比例和全班的人數,在實際的統計和運算中得到最終的答案。這樣一來,不僅幫助學生體會到了統計的樂趣,而且也使其更加了解班級的實際情況,為其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打好了基礎。
其次是教學手段的生活化。教師需要充分重視數學問題的觀察和實驗教學的環節,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經過觀察和證明等活動后,發現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和內在的溝通機制,正確處理生活中存在的各類數學問題。教師也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采取先進的教學計劃與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等,增加數學教學的現代性因素,從而使教學的效果更佳明顯和具體。
(三)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需要設置合理的問題和生活情境,使各種問題和教學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生活實際,使其能夠在情境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更加用心,使各項問題都能夠符合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升其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例如:講到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套教學的用具,包括各種流通的硬幣和紙幣等。創設出學生購物的情境,引出新的課題。小學生會增加購物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際的教學情境中來。接下來,教師為學生展示出各種人民幣的掛圖和圖示,提問學生知道這些紙幣的面值嗎,并進一步進行小組的討論。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提升對于人民幣以及錢的問題的敏感性,使其在生活中遇到這類問題能夠愉快地解決。
(四) 加強數學教學實踐
積極開展數學活動,一方面需要教師充分結合各類數學知識和數學數據,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數學方案,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門票知識,為學生創造良好教學情境的同時,為學生建立合理的理財和溝通意識,從而促進其組織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夠根據實際生活,結合教師講過的知識和教材中的實際案例,主動積極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進自身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可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還應該進行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方法的設計,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和教學理念,注重探尋適合小學生發展的教學手段,聯系教學的生活實際,促使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生活化,加強數學教學實踐。在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夠及時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金香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2,08:75.
[2]張艷麗.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2,20:30-31.
[3]謝曉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7,01:52-53.
作者簡介:柴春梅,甘肅省民勤縣西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