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消費觀念的改變,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發展勢頭最為強勁。但是旅游服務業屢被游客投訴說明旅游服務與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我們需要培養出高素質旅游服務與管理人才。本文通過分析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口升學”模式的三個不足: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和高職專業承接不上、中職、高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如出一轍、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孩子的側重點不正確,提出設定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方向、設立與高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銜接課程、增強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三個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對口升學
一、 引言
中職院校目前培養出來的旅游服務管理人員都屬于中級人才,但是現在的旅游市場所缺乏的是高素質的人才,為了解決現實需求與中職畢業生能力不足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規劃好他們的職業生涯,中職“對口升學”模式急需實踐的檢驗。
二、 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口升學”模式的不足
(一) 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和高職專業承接不上
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口升學”是通過延長學習時間,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和使用技能,爭取把他們培養成旅游市場緊缺的實用人才。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學生進入高職也需要繼續學習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從中職的淺顯到高職的深入形成能力的升華。但是現在在學業銜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專業要求也不太一樣,學生進入高職就面臨著學習連接中斷的問題。
(二) 中職、高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如出一轍
教學內容是否是當下最新、最有用的關系到學生學到的東西能否被應用。由于沒有國家統一制定的教材,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和高職教師之間交流甚少,教師缺乏創新精神與實踐經驗,往往繼續使用原來的教學資料,很容易出現教學內容千篇一律的現象,這與實際的旅游環境不符。正是由于這樣落后的課程設置,跟不上現實工作的需要,學生即使能學到東西,畢業后也用不上。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很容易造成厭學、墮落、對旅游行業積極性下降的后果。
(三) 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孩子的側重點不正確
中職院校為了招生、為了就業率,把培養孩子的實際操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忽略了掌握理論知識的必要性,學生進入高職很難適應學校的教學要求。實踐表明,中職的教學模式雖然正在改變,但是在培養孩子實操能力的環節中,中職的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模式仍然沒有得到創新,還是缺乏理論邏輯教育,缺乏文化課程教育,改革、創新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真正培養孩子對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興趣、創新思維、管理能力上來,這對學生未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不利,同時也違背了中職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 對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口升學”的建議
(一) 設定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方向
中職畢業生與高職畢業生對就業崗位的要求截然不同,學校對自己學生的前途定位十分重要。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一般涉及兩個方向:一是導游,二是酒店管理。因此教學目標應該是熟練掌握導游、客房、餐飲、前廳等特定技能,課程應該以實際操作為主,以形體、口才、交際能力為輔。高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的都是旅游企業技術性崗位所需的人才,并不局限于某些特定技能,要求學生具備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擁有勝任更高水平工作的能力。所以中職院校應當開闊視野,打破單一技能的局限性,制定與高職院??梢糟暯拥恼n程。
(二) 設立與高職旅游服務和管理專業銜接課程
為了更好地將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中職與高職應該設置不同難度的課程,這樣可以防止中職、高職課程重疊。把中職院校的學生分為兩類,一類是想繼續深造的,一類是中職畢業后就走向工作崗位的。對待第二類學生增加崗位培訓技能、職業道德培訓的課程,做好與職業相關的基礎教育;對第一類學生增加理論、實訓課程,提升學生進入高職后的適應能力。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還應增設與該專業相關的等級資格證書課程,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三) 增強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
因為中職院校掌握行業動態、接受信息能力較差,所以更要加強與高職院校的聯系,圍繞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研工作組織開展座談活動,結合現實討論旅游行業的市場動態,教師們互相分享教學心得。除此之外,中職院校還應當與當地的旅游公司、景區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邀請企業優秀員工體驗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并提出建議,同時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提升實踐技能,了解公司是如何運轉的,為進入社會真正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加強教師旅游專業技能培訓或者從旅游企業挖掘可以從事教師行業的人才,豐富教師團隊旅游專業素養。
四、 結語
綜上所訴,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對口升學”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說服高職院校參與課程、教學體制改革,為高職院校直接提供優秀學生;必須與企業加強合作,給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培養出旅游行業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伯玲.縣級職教中心的辦學機制問題研究——基于三個縣級職教中心的實地考察[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
[2]朱有明,丁宗勝.中高職銜接協調發展探索研究——無錫市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作者簡介:
解笑陽,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市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