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從學生主體體驗入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為其創設寫作的情境,讓學生身設其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體驗生活樂趣的同時,使其產生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欲望;讓學生在表達欲望的同時,實現生命的自我關懷和自我提升。
關鍵詞:體驗式作文教學;鼓勵;親身感悟;真情實感;樂于表達;寫出個性;評價
“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從學生主體體驗入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為其創設寫作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驗。這種體驗是對學生生活親歷過程的真實記錄。讓學生在體驗生活樂趣的同時,使其產生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欲望;讓學生在表達欲望的同時,實現生命的自我關懷和自我提升。“體驗式作文教學”重在鼓勵學生寫自己的話,重在鼓勵學生寫與自己最親切、感悟最深切的東西。寫出真我,寫出個性。本文談談“體驗式作文教學”探索和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一、 取材生活,親身感悟寫出真我
“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書。”新課標也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由此可見,小學作文教學應讓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取材于生活,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引導學生尋找、發現生活中真實的自我,并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布置學生小練筆“寫寫我喜歡的一種花”,寫清楚花的顏色、香味、形狀等等,要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又如本冊綜合性學習中,“開展一次周圍環境調查活動”,我以“家鄉美麗的汀江河”為例,布置學生觀察汀江河:了解汀江河之前的面貌,后來發生變化的原因,現在汀江河的治理,從而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再如“我學會了的本領”的指導,我先布置學生學習洗衣服、做飯等,并要求媽媽在旁邊指導他們,要求學生注意在媽媽指導下的做法,并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只要讓學生處處留心生活,取材生活,學生就會設身處地地感受生活,從而達到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寫出真實的有個性的作文。
二、 創設情境,身臨其境激發靈感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情境能讓學生置身其中,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點燃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激發學生寫作靈感。
運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變抽象為具體,化疑難為容易。可以引起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進行觀察和寫作。如指導學生寫作“我發現了的秘密”。教學中我以“金魚”為例,攫取了三段小視頻:視頻1(觀察金魚游水的變化):金魚在水缸中懶洋洋地游動,這時把一湯勺鹽放入水中,金魚馬上變得快活起來,這是為什么呢?視頻2(觀察金魚魚鰓的變化):金魚在水中游,滴入紅色墨水,你有什么發現?這是為什么呢?視頻3(觀察金魚的眼睛):沉入水底的金魚,眼睛鼓鼓的,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在觀察中,豐富了表象,促進了學生表達,強化了內心體驗。學生興趣盎然地,滿懷信心地去寫作文。
三、 創設活動,快樂體驗寫出個性
有意識、有計劃地組織一些而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鼓勵學生抓住每次活動的機會,抓住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獲得的感受、體驗、收獲,捕捉活動的特征,力求創意地表達。比如在指導學生寫課余活動作文時,我有意地組織團體跳繩比賽,指導學生留心觀察,重點抓住“賽前、賽時、賽后”三個環節進行觀察,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描寫。又如在指導學生介紹家鄉景物的作文時,我利用學校的秋游活動,引導學生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點,有順序地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介紹。在平時,充分利用節日,在兒童節、母親節、父親節,有目的地布置學生小練筆,以促進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熱情。通過長期的,有計劃、有意識地創設真實的活動情境,使作文的源泉變為一潭活水。
四、 體驗評價,營造氛圍提升自我
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在學生習作完成后,為學生營造作文分享與評價氛圍,既能促進學生自查自糾的能力,又能讓更多的人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更是有利于同學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讓自己寫作水平得到提升。在評價體驗的過程中,我的做法是:1. 自查自糾。自己讀,介紹自己感覺寫得滿意的部分,并提出期待同學幫忙改進的地方。2. 引導評議。A寫作順序上,有沒有按一定順序寫。B內容上,是否圍繞一個中心(或題目)寫。C段落層次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D比喻、擬人、排比等好詞好句是否用得好。3. 整理謄抄。通過這樣的評價體驗,通過自查自糾與他人的評議,學生不僅熱情高漲,寫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實踐告訴我們:將寫作與生活聯系,與實踐結合,把寫作融入社會,融入自然,學生的體驗才會真實,情感才會真切,學生的作文內容也會變得豐富多彩,隨之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
作者簡介:
李小琴,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師范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