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在此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反思教學不足,并從多個角度進行彌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打造高效課堂。文章基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加固,基于此展開針對性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對學習充滿興趣。首先,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取一些與生活相關的閱讀素材讓學生進行討論。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新型授課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這樣更利于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
一、 重視閱讀指導,提升閱讀素養
從本質上來講,閱讀這種形式主要是將內在的語言轉換為外在的語言。這一過程是從內到外進行的。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閱讀指導,讓學生掌握閱讀要點、閱讀技巧。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是針對閱讀材料展開直接性的講解,然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完成本次閱讀任務。這種沒有任何指導和提示的閱讀課,讓學生覺得閱讀學習毫無頭緒,導致部分學生開始厭惡英語閱讀課。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在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閱讀訓練,在進行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基礎,充分掌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而保證學生合理運用閱讀技巧,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閱讀不只是簡單的材料分析,而是要以主題為核心的拓展閱讀。
例如,在學習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1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相關的對話內容。比如“T: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your winter holiday? Ss:Yes,we did.”等文章的對話,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過渡到本節課重點內容,把閱讀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對話來掌握“invite和none;理解worried;了解disappointed”等簡單短語,掌握閱讀技巧。在教師的閱讀指導和糾正下,提升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詳細研讀教材,選擇閱讀學習任務
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主要以教材安排的內容為主。因此無論初中英語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不能與教材的內容相違背,都應將教材作為基礎,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之上再進行創新和發展。首先,初中英語教師應對教材進行詳細地研讀。新課程改革后,初中英語教材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是教材包裝以及設計上有所變化,同時其實質內容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并添設了一些學生自主學習的版塊。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之前,應對新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把握,并且熟悉課標要求,圍繞教材的內容,合理安排學生的閱讀學習任務,以充分滿足教學和學生需求。
例如,在七年級的英語閱讀學習時,“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saying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or wrong?”,句子中的“according to”和“following”,屬于九年級要求掌握的詞匯,因此這樣的閱讀內容相對于剛步入初中的學生的學習來說難度較大,理解有困難。教師應該選擇更合適的、不超出所學范圍的閱讀材料,才能起到幫助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而七年級英語課程里的Unit 1 Topic 3 Section D部分,屬于每個單元的對應話題中,包含著一到兩篇短文,篇幅較短,內容簡潔,句型簡單,緊扣話題內容,主要針對本話題內容做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是適合學生閱讀的教材。
三、 應將讀、寫結合,提升閱讀學習能力
讀、寫結合模式,講究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扶持與互動。在傳統英語課堂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兩個分離的個體。但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學理念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應該進行緊密結合。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讓學生將閱讀學習視為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不僅能夠給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還能促進初中學生找到閱讀學習的動力,促進閱讀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倘若只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則會讓閱讀成為無味的學習活動,為了表達而學習閱讀,則有助于學生閱讀學習主動性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課本文章發現好詞、好句,以積累閱讀素材為手段豐富個人寫作素材。例如,在學習《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時,學生會學習一些單詞,如“home, kid, glad, mother, father, doctor, parent, office, worker, driver, farmer, cook, nurse...”等。這些詞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各詞匯的意義與使用方法,并嘗試造句表達。利用讀、寫結合,讓學生主動應用閱讀中的表達方式,有助于學生個人英語語言體系的豐富,更能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四、 組織閱讀討論,提升學習質量
口語交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習初中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想要學生在實際中有效應用英語知識,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話題討論的機會,進而強化閱讀效果。同時可以以小組形式、對話形式、角色扮演等形式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口語討論,積極展示自己的英語口語,可以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比賽等活動,來拓展課外英語閱讀量,強化學生的口語練習,強化英語學習效果。寓教于樂并且氛圍融洽的英語課堂,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pair work”模塊學習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小組課堂討論模式,以兩個學生一組的形式進行教學和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充分地把閱讀學習中的意見發表出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發表意見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加透徹地接觸閱讀題材,不僅激發了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或者,在學習《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來進行對話練習。“— How much are the apples? — Theyre 8 yuan a kilo.”學會詢問價格;“What time is it?”學會詢問時間;“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學會詢問對方最喜歡什么,然后根據自己學會的對話來設計小的故事把所有對話串聯起來,最后通過小組評選來選出表現最好的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覺去練習閱讀,同時增加了自我的榮譽感和認可度。endprint
五、 強調自主學習,增加閱讀量
學習永無止境,學習貴在堅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充實自己,通過自主學習,增強閱讀量,拓寬視野,活躍思維,提高文化素養。當一個人自身能夠愛上閱讀的時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者。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可以推薦英語閱讀讀物,可以是有趣的英語對話或者英語小說,吸引學生主動去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和生活哲理,培養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例如,在《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本課題的基礎上,了解國內不同的樂器類型,同時試著去接觸不同國家的樂器,拓寬視野,為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教師同樣可以推薦學生去讀簡單的英語名著,《Peter Pan and Wendy》(《彼得潘與溫蒂》)、《Robinson Crusoe》(《魯濱遜漂流記》)、《The Secret Garden》(《秘密花園》)等叢書,都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英語詞匯,豐富文化底蘊,促使個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六、 把握閱讀情況,制定評價制度
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之后,是否真正對知識有所收獲,教師有時很難把握。具體可以通過制定科學評價制度的方式,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評價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學生的自我評價;一種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最后一種則是教師的總體性評價。
例如,在學習《I like the English corner》時,教師在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后,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可以用“Yes, I do./No, I dont.”來回答。在這樣的對話中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暴露出學生的問題,方便教師及時糾正。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檢查,準確地應用“Could you please tell...?”類似句子掌握對方的信息。在兩個人的對話練習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和對方的問題,完成自我評價和對他人的評價,從而找尋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競爭目標。
七、 重視詞匯教學,學會總結復習
初中英語閱讀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應該是生僻詞匯,沒有學過的詞匯太多,影響閱讀進程,導致閱讀速度減慢,閱讀效果不好。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應該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不要讓生詞成為“攔路虎”,所以教師應該重視生詞學習,教導學生不要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直接跳過,應該準備生詞記錄本來摘記下來,在課余時間方便拿出來溫習,這才體現了英語閱讀的意義,是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最后在完成幾篇閱讀后,對積累的生詞進行總結、復習,才能轉換成學生的知識財富。
例如,在學習《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時,本節課內容涉及森林,文章中存在著很多生詞、難詞,教師應該告訴學生,“When you meet a new word in the passage, dont be nervous.”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在學習生詞的時候,可以和這個生詞周圍的詞相結合,找出生詞和周圍詞之間所具有的關系,并且關注文章的具體語境,有效結合上文和下文的具體語境,進而準確理解生詞所表達的含義。這樣的方式給學生學習初中英語閱讀提供了保障,學生就會使用結合上下文和周圍詞的方式,解決閱讀中產生的問題。比如,學生就可以確定生詞的具體含義,在掌握文章中的標點符號等信息的基礎上,猜出生詞的大致含義。最后通過查閱字典來強化對生詞的理解和認識。
八、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差異,能夠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另外,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主體地位還須得到英語教師的尊重,把學生作為教學的重點,以學生為核心,在提升學生能自主閱讀學習的能力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夠在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閱讀學習,進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關注教學的理念,在創造出比較新穎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以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章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0(02).
[2] 王娟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2).
[3] 駱鳳娟.交互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2).
[4] 陳傳光.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2)
作者簡介:陳云國,福建省福建市,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城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