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教版PEP英語教材的錄音磁帶與教學參考多媒體資源(即光盤),是由外籍教師與學生錄制的,一方面供一線英語老師課堂上使用教學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后布置聽錄音作業也是小學生英語作業的日常題目,目的是能讓小學生能熟讀課文并做到發音標準,語音、語調地道自然,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聽錄音作業現狀調查;常見問題;有效途徑
一、 問題的提出
《英語新課程標準》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一級目標要求學生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在學習中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英語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二、 抽樣調查與問題分析
(一) 抽樣調查對象
本次的調查對象是筆者所在學校的三年級(4)班、四年級(1)班共2個班,共110名學生,這兩個班智力水平正常,學生的男女比例適中。另外,對這兩個班的家長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 調查問卷數據收集
本次調查問卷在課堂上由學生當場完成,為時 10分鐘。共發放110份,收回110份,有效問卷(除去漏填、沒有聽錄音工具的答卷)100份。班級人員分布如下:
三、 調查結果與問題分析
(一) 學生存在不重視聽錄音模仿錄音作業的現象
在被調查的100名三、四年級兩個班級中,有60人每次的聽錄音作業都有完成。22人經常有做,18人有時不做。除這100名學生外,還有另外共6名學生是沒有聽錄音的工具的(點讀機、光盤、磁帶等)。
調查結果說明,相對語文、數學作業而言,顯然英語聽錄音作業的完成作業情況是不理想的。這個數據與同期進行的家長調查問卷基本吻合,在95份家長調查問卷當中,有52位家長填寫自己孩子在家中每次都有做聽錄音的作業。經常有做的孩子為28人,有時不做的孩子為20人。
(二) 學生普遍存在沒有養成良好的聽錄音并模仿錄音的習慣
學生在模仿錄音時,有50位學生是先聽一聽,再讀一讀。有27位學生是反復模仿每個句子的語音語調。23位學生跟讀不會讀的地方。
在95份家長調查問卷當中,有55位家長填寫家中的孩子會在聽錄音時并模仿錄音,34位家長填寫有時會。有6位家長填寫不會。這反映出學生聽錄音有時只是形式上聽一聽,沒有在發音不準的地方下工夫,也有很多學生沒有跟讀錄音句子的語音語調。學生讀書時都是語音語調單一、不自然。
綜合調查的數據,被調查班級當中,常有同學不完成聽錄音模仿錄音的作業,對這項作業也不重視,模仿錄音方式還有待改進等問題。總而言之,學生對聽錄音模仿錄音的興趣不大,喜歡程度一般,導致完成的質量也欠佳。
四、 有效地開展聽錄音并模仿錄音作業建議
學生不能完成質量好的作業與老師的引導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有在聽錄音模仿錄音這一版塊下“真功夫”,學生自然而然會認真起來。為了有效解決聽錄音并模仿錄音作業存在的問題,筆者做了以下的嘗試。
從調查結果當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聽錄音作業都是以“要我做”的心態完成的。因此,筆者除了上面的“評選”、“獎勵”等方式外,還在班上設立了一個英語廣播站,每次開播時間以老師通知為準(筆者基本是一個月一到兩次)。以PEP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3 Do you like pears?為例,在第一天進行本單元的學習,我便會這樣布置聽錄音的作業:這一周我們英語節目的主題是水果,請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多模仿每天學習有關水果單詞、句子的語音語調,并以錄音形式制作出廣播內容,學生可借助家長手機(現在家長的手機基本上有錄音功能)、錄音筆等錄制,或者用其他的錄音工具,如果實在錄不到,也可以“現場直播”,一般會在英語課結束前5分鐘完成。本單元以“英語廣播節目”來激發學生聽錄音的欲望,學生們都非常地興奮,很愿意嘗試做小小廣播員并參與錄音制作。這樣把聽錄音的作業變成了“錄音工作”,學生就會從“要我做”的心態變成了“我要做”的心態,而且錄制出“優秀的英語廣播”的同學,可以使該班班級管理加10分。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10-11.
作者簡介:羅秀興,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