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念圖是一種通過概念節點簡潔而精煉地展現知識間聯系的工具。在概念圖中,用相應的節點表示概念,再通過連線或者箭頭表示概念間的相互關系,使得所學知識條理化、直觀化、清晰化。本文闡述了概念圖的基本含義,分析了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結合實際例子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概念圖;應用
概念圖的基礎是“概念”,因此在進行概念圖應用時應該對相關概念進行了解,對主要概念以及概念所處的等級與地位進行界定。要選取其中的關鍵概念,并以此為中心,確定概念圖的橫向、縱向的分支趨勢,在橫向分支與縱向的分層中加入其他概念,再用連線或者箭頭對概念間的關系加以標注。此外隨著知識的補充與拓展,在實際學習中要對最初的概念圖加以補充與完善。
一、 概念圖的基本含義
概念圖是指將不同的概念通過線條進行連接,以此展現出被連接概念的相互關系?;诟拍顖D理論,人們把已有的知識用于觀察和學習新的知識,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創建出一幅概念關系圖,這也是構建知識的基礎。知識應當不斷進行更新和擴充,通過建立概念圖,使得已經掌握的知識更為鞏固,同時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較好地吸收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將概念圖引入教學的思想發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在長達幾十年的探究和發展過程中,概念圖如今的運用已經較為廣泛,而且在使用方式上也比較成熟,有一套完備的理論依據。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在教學中,概念圖的運用逐漸和高中教學模式相結合,這不僅豐富了高中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更好地發揮概念圖在教學中的作用。
二、 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高中物理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在教學中由于抽象性會導致學生在理解上出現困難,降低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而概念圖本身是一種將理論概念依照一定邏輯關系進行組合構建的形式,其依照一定的內在邏輯,將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圖例,反映出章節知識的整體關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使用概念圖可以發揮出非常顯著的作用,其不僅僅可以將散落于書本各處的知識點依照一定的邏輯關系聯系起來,更可以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讓其運用概念圖構建知識框架,提高學習效率。具體而言,概念圖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經由對概念圖的分析和制作,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物理相關知識的概念、含義、運用方法等,從而更深層次地了解教材內容。在學習概念圖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基礎有一個具體的把握,這也有利于今后物理學習的繼續開展。
第二,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自身的自主性,積極對物理知識進行了解掌握,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而且這種方式和以往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不同,尤其是加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效果更佳。
第三,運用概念圖,可以實現物理知識的可視化與結構化,進而對學生形成引導,讓學生在概念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加強物理知識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習效果。
三、 概念圖的制作與應用方法探析
(一) 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在進行概念圖的應用時,最為主要的就是對其進行制作,確保其能夠滿足教學活動的需求。因此,首先應該對學生就概念圖的需求進行一定的調查,并且要讓學生對概念圖產生一定的認識了解。對概念圖而言,其有不同的呈現形式,最為常規的形式就是以某一核心概念為基礎,圍繞著這一概念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羅列編制。比如對力這樣一個概念,就可以圍繞其進行原理、分類、作用形式、受力體系的構建。而在原理、分類和作用形式等方面又可以繼續進行概念的構建,以此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框架體系。
其次,教師要對概念圖進行合理的制作??紤]到高中學生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物理基礎,因此在概念圖的制作上可以適當簡略一些,即以關鍵詞的形式組織編制概念圖,對其中的關鍵部位進行詳細說明即可。例如對受力體系的介紹就可以簡單一些,但是在受力體系分析方法上則需要詳細一點,以便可以讓學生通過概念圖對其形成深入理解。
再次,對于概念圖在高中物理學科中的具體運用,必須了解其評價功能的應用內容。第一,對學生創造思維水平的評價,概念圖的等級結構能夠將學生掌握的舊知識點與新知識內容真實反映出來,形成新的知識能力,并從具體的示例中增加學生對概念理解的程度。第二,對學生陳述知識的組織狀態予以評價,能夠直接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測量,同時可以作為學生們知識陳述組織能力的參考標準。第三,對學生學習的效果與意義展開評價,概念圖能夠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聯系、知識特點以及新知識的產出能力予以反映,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們不同階段的學習要求。
(二) 概念圖的應用實例
例如,在魯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曲線運用也屬于較為重要的知識內容。在進行曲線運動的探究時,老師也可以利用概念圖,挑選出一部分適當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物理學科中所蘊含的知識和道理。比如,平拋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并不算難,但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點,老師若要想給學生們留下深刻而清楚的印象,就可以設計出相關概念圖,如圖1所示。這樣便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物理運動、受力等知識,以及運動和力之間存在的聯系。老師還可以為學生舉一些實例,比如運動場上呈曲線拋出的球,以及運動中打出去的網球等,此后再展開詳細的物理分析,讓學生對物體的運動過程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
四、 結束語
對學生而言,在物理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會構建概念圖,不僅能夠對所學繁復的知識產生直觀的感受,還可以促進自身創新思維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隨著知識的強化,在不斷完善概念圖的過程中,通過對舊知識的整理完善、對新知識的補充添加,還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使得學習更具有效率。
參考文獻:
[1]梁漢杰.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0):47.
[2]王景文.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8):75.
[3]潘軍秀.分析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2):98.
[4]張雅美.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1):39-41.
作者簡介:徐鵬程,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光澤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