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因為新鮮、好奇總是興致勃勃,急切想了解英語這門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越來越多,課程難度也逐漸增大,加上周圍學習環境等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日趨淡化,那么如何培養和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關鍵詞:英語;學習;培養;興趣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因為新鮮、好奇總是興致勃勃,急切想了解英語這門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越來越多,課程難度也逐漸增大,加上周圍學習環境等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日趨淡化。課堂時間,個別學生對老師講的內容一知半解、思想拋錨,怎么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教學時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用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快樂和自信的情緒中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
一、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小學生,而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認知活動。教師的一個微笑、一份關心、一個贊許,無不使學生為之激動,使之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而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OK”,一個“Good”的手勢,都會給學生增添學習的自信心。小學生好勝心強,競爭意識強烈,單靠表揚還不夠,更需要同學們的共同贊許。在課堂中,當某個學生表現出色時,教師要及時要求學生擊掌以示鼓勵,全班齊聲說“Great”。短短的句子不僅是恰當的評價,也激發了其他同學的學習熱情。
二、 創設情境是培養和保持學生興趣常用的教學技巧
小孩子最開始學說話時,都是通過大人指點,在一定的情境下經過反復操練而學會的。例如,他們學會喊“爸爸”、“媽媽”,都是大人指著對象不斷練習而成功的。一個小學英語教師不求助于情境感染和形象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表情呆板,學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如我們在學習“We love animals”一課時,先要求學生課前觀察,搜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資料,增加對動物的了解,在課堂中以Look! I have a...的句型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學小動物的叫聲,激發起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最后通過Pair work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這種有主題有情感的表演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創設情境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 利用實物巧設情境。實物是最直觀的道具,教師可利用一些易于準備和攜帶的實物進行教學。如學習“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時,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實物,如水果等。教學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時讓學生指著自己的身體部位來學習這些單詞。通過學生的穿著,學習各類服裝和顏色,做一個鐘表模型來教時間的表達,有了具體的實物,整節課也就有實踐意義了。
2. 巧設生活情境,感染氣氛。如我們教學“Buying fruits”時,我把課堂一角布置成一個水果店,將準備好的水果peach, apple, grape等一一呈現出來,而我則以一名售貨員的身份出現,這個情境的設置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們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 利用歌曲、兒童、謎語和游戲等教學形式寓教于樂
1. 讓課堂盡量“動”起來。
小學生生性好動,注意力很難持久。在課堂中,教師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活動,把新授內容在活動中加以鞏固。如我在教授What is he(she) doing? He is..., she is...這幾個句型時,讓全班學生做動作,然后根據所做動作回答復習前一課學過的“What is he(she) doing?”“Im...”,隨后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做動作,學習What is he(she) doing? He is..., she is...通過這些形式新穎、手腦并用的活動,大家很快記牢了she和he的區別,以及she、he后面的be動詞用is這一重點。
2. 引入游戲讓課堂盡量“活”起來。
喜歡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而同時從游戲開始學習英語能使學生精神振奮,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如我們教一些難懂的單詞時,可以做“冷暖”游戲:一個學生找藏了的單詞卡片,其他學生讀這個單詞,該同學離這個單詞卡片越近,讀單詞的聲音越大,反之,則聲音越小。進行這個游戲時,學生抑揚的讀聲取代了單調乏味的朗讀,輕松突破了教學難點,使學生愉快主動的學習英語,把學習看成一件趣事。
3. 讓課堂“唱”起來、“舞”起來。
歌曲、歌謠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悅耳的音樂、優美的旋律,學生會對英語的學習情趣不斷加深、不斷豐富。學生融入一個個充滿童趣、富有情境的chant中。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而且遺忘率極低。
四、 利用肢體語言提高興趣
利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既快捷方便又一目了然。如揉揉眼開始穿衣表示get up;雙手合一放在頭的一側閉上眼表示go to bed;做個笑臉表示happy;雙手揉眼作大哭狀表示cry...,教師在做這些動作時,讓學生也親身做一做,體驗一下。有了這些肢體語言的鋪墊,學生的情緒很快就會被調動起來。在做做動動中邊玩邊學,這些肢體語言把所學內容的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避免了漢語解釋的缺憾,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英語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語言,更要注重培養他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作者簡介:
王道梅,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天祝縣城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