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它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煉自己的語文思維。教師要注重結合現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注重語文預習內容的精心布置和預習結果的檢查,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預習興趣,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預習;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前預習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充分理解課堂知識并充分掌握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如何使小學語文預習更加符合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課前對課堂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與準備,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 小學語文預習現狀
1. 預習放在課堂上
在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沒有真正使學生樹立起課前預習的思維與習慣,使得學生把預習放在課堂之上。學生把預習放在課堂之上使得教師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給學生預習課文,極大地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學生在課堂預習的過程中由于比較緊張,往往囫圇吞棗,不能真正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并對其中不懂的東西做出有效的應對。把預習放在課堂上使得學生的思維難以跟進教師的節奏,不利于學生充分掌握課堂知識,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
2. 預習內容無變化
在小學語文的預習中,小學語文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往往大同小異,基本就是讓學生注重對生字詞的查閱和理解、標出文章自然段、理解文章大意。這種預習模式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低年級學生的能力,使低年級學生不能自主完成,同時不能滿足高年級學生的發展需求,使得高年級學生對預習缺乏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對預習缺乏有效的設計,使得學生對預習的興趣不高,學生的預習效果不佳,不能真正發揮預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3. 預習無檢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也會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學生容易產生僥幸心理,在課前預習過程中預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不利于調動學生在課前的預習積極性,無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不能真正發揮預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二、 新課標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預習有效性
1. 注重學生現階段的特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小學語文預習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預習作業的布置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精心布置預習任務。學生的預習任務涉及廣泛,不僅有識字寫字方面的任務,還具有閱讀寫作方面的任務,教師要認真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充分理解新課標的理念,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進行語文預習任務的布置。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在預習任務的布置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在預習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語文的魅力,讓學生具有主動接觸語文的愿望,讓學生對小學語文形成正確的認知。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在預習任務布置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識字”和“寫字”能力的區分,與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相互結合,使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生字詞能夠認識,同時對于一些較為簡單的生字詞不僅要求認識,同時要能夠寫出來。教師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要注重多認少寫,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要認寫兼備。同時在預習和寫作任務的布置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讓學生的個性能夠不斷發展,不斷提高預習有效性,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2. 精心設計預習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在預習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新課標理念的融合,同時要注重對預習內容的精心布置。小學語文教師在精心設計預習內容的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盡量布置一些需要學生通過一定的探索才能完成的任務,注重預習任務的開放性,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斷塑造自己的個性,提高自己對語文知識的感悟能力,使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己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不斷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我選我》一課的預習任務布置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讓學生理解課文知識內容,知道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理由?為什么教室里會響起一片掌聲?同時要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如果現在我們班要選舉班委,大家會選誰?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確的態度,不斷提升同學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高。
3. 注重預習檢查
小學語文教師注重對學生的預習檢查,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預習成果讓教師得知,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讓小學語文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讓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教師對于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可以通過學生的課本或者筆記本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對于好的預習方法要推廣,例如許多同學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不同的知識點,對于一些有感悟的語句標出并寫出心得。對于不足的地方要進行指正,促進學生預習效率的不斷提升。
三、 總結
預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它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煉自己的語文思維。教師要注重語文預習內容的精心布置和預習結果的檢查,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預習興趣,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芊芊.小學語文中高段學生利用互聯網預習有效性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26).
[2]劉倩.預習先行 導學聯動——小學語文導學聯動五步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3]王海力.拓展預習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27).
作者簡介:
熊淑琴,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桑海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