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火星??
摘要:合作學習是教師布置出任務,由學生共同完成,在小組內有明確責任分工,在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踴躍發言。這是當下一種常見的教育模式,為課堂注入新鮮活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將合作學習的模式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實現教育學習目的。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
一、 引言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富有創意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它能有效改善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局面,能改善課堂內學生群體形成的社會心理氛圍,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能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增強。
二、 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而且在大多數家庭中,這些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存在,備受寵愛。所以,學生們大多沒有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只是考慮盡可能滿足自我需求。
針對學生之間彼此溝通不夠順暢,個人堅持己見,不會變通、不懂分享;以及學生之間在學習習慣、基礎知識、表達方式方面存在個體差異等現象,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當展開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誨,引導他們淡漠個體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小學語文教師還應了解班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而且也要考慮到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方案和執行任務。在此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會合作、分享的樂趣,從而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比如在活動開展前,語文教師說明活動規則后,還額外提出一項要求,小組組內全體學生發言完畢后其余同學要列舉出對方作答時的一個優點。這樣會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也使后續的小組合作活動更好地開展?;蛘咴诎嗉壷校凑找孕〗M為單位的積分模式進行獎勵,讓學生深刻感知自己所在的小組即是一個整體,從而協同努力,為達成小組的共同目標而表達和發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密切關注教師的言行、問題,更快速地反映出答案。
三、 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在家人和教師的培養下獲得語感、理解語言、積累詞匯、運用語言等。但是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出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捕獲說話者講話意圖、自己的耐心不足或者語言組織能力還不夠好的種種情況。這就會導致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彼此之間交流有障礙,不能順利進行合作討論。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組織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要求組內每個成員都開口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對學生的表達能力要求提高。為了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語文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應當營造輕松自由的環境,激發學生說話表達的興趣。而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小組成員討論的情況,注意學生之間交流的方式方法、言語措辭,達到既不傷害同學友誼又增強個人信心的目的,以及更好地實現合作化的學習模式,完成教育學習任務。
在三年級的作文課中,語文教師就運用了合作學習的模式。她先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進行分組,之后發動小組組內進行周末有趣經歷的口語講授,然后由組內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感覺最有趣的同學的講述,而后全組成員對其語言加以潤色改造,之后推選至班級中進行講述。在這一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達成了作文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在合作的形式下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更好地實現教學大綱中對于小學作文課程的要求。
四、 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合作學習是在多種因素和多方條件的交互作用下進行的,也是教育和學習之間發生的存在多重可能性的活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清楚的是,合作學習不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作為語文課堂中的引領者,教師也需要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合理適當地組織和引導。
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的情況,或者過分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學生對語文教師的關注度不夠。所以教師更應發揮好課堂引導者、組織者的地位,在活動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恰當的、正確的引導,不應過度追求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就是不能僅僅重視合作學習的結果,而忽略小組范圍內學生的討論合作過程。教師也需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準確把握合作學習的方向,對語文課進行的合作學習有合理的安排,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后更好地實現教師的教學計劃。
在講授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中《巨人的花園》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將其改為合作探究的課程。在這一合作活動過程中,教師安排學生分組學習研討,通過學生自己解決生字詞的問題、還有小組共同劃分段落,而且通過學生小組對文本的閱讀,了解小組內學生對文本的認知。隨后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巨人的孤獨”從何而來。這樣一來,語文教師也就達到了合作學習中對教師的要求,考慮了學生群體的具體情況,通過課堂上必要的引導,突破了學生年齡思維的限制,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有更好的理解。
五、 強調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的模式就是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過程中,解決課本中生字詞的問題,小組內暢所欲言,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還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由于面對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年紀偏小,而且心理、身體處于發育狀態之中,也十分在乎教師對其的肯定和鼓勵。為了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教師應兼顧每一位學生,實現每一位學生的發言,而且要引導基礎較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讓學生樹立他們小組便是一個整體的意識,而后共同努力,實現組內成員共同進步的目標。
六、 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和合作學習的模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也增強其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69-70.
[2]呂翠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117.
[3]張元琴.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56.
作者簡介:
簡火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船場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