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斌??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側重作文教學板塊的內容,就我國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速度來看,已經(jīng)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初中作文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策略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而不斷變化,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的構建正是符合我國當代人才建設需求的教學方式,也是完全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的教學模式,本文就初中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進行簡要的探討,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自身的教學問題,并且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完善來進行教學方式上的修正。初中階段的教師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有了全新的認知和理解,在教學課堂建設中,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開始嘗試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滲透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自主學習觀念和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并且將初中作文課堂建設目標進行重新規(guī)劃,以學生自身為中心展開,課堂內容是以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為主。在這樣的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背景下,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的應用就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深。
二、 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優(yōu)點
1. 教學模式的有效改善
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缺點進行很大程度上的完善,并且不斷提升新課程教學改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程度。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很難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方面的教學,這樣就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抵觸情緒。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成為了學習課程內容的機器,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因為被動接受能力較差而越來越厭惡作文課程,這樣的傳統(tǒng)作文課堂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成績提升,還很難從本質上改善初中作文教學的體系。
傳統(tǒng)作文大多是寫物寫景寫人,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以景襯物,以物寫人。比如寫“春雪”這一話題,如果有可能正好遇上下雪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親身感受一下,也可以通過課堂播放相關春雪視頻引導學生來寫作,寫作的內容不限,學生可以聯(lián)想到春季白雪下面裹著的小嫩芽,小草尖尖的試探的小腦袋……也可以聯(lián)想到初春還未消融的雪,厚厚的泥土里有冬眠的還未來得及蘇醒的小動物。這樣就可以從深層次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讓學生樂于寫作,敢于寫作,熱愛寫作。
2. 改善寫作知識的教學與傳輸
學生步入初中階段以后,就開始對自身的信息接收能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和提升,在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有效地避開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灌輸教育方式,還應該挖掘學生的知識吸收點,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更好的積累知識。這樣的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寫的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更加富有個性,對于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分析
1. 作文課題課前準備
個性化作文教學注重的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這樣的作文教學就不能按照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來限制作文課題,應該從更加寬廣的角度來制定寫作課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主要由教師在課前進行選擇研討,有條理的準備作文教學,才能實現(xiàn)初中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價值。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不僅可以有效的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來充實課堂,還能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學生在初中作文課堂的學習中不僅充滿激情,還能從自身的個性發(fā)展中挖掘到更有價值的學習習慣,這就是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優(yōu)點之一,在教學模式上的改善。
教師可以準備自然環(huán)境和人物描寫課題的關鍵詞,如“春”“夏”“秋”“冬”和“最親近的人”、“最尊敬的人”、“最想念的人”等,不以某一個特殊名詞或者特定內容為教學課題,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寫作。
2. 個性化課堂指導環(huán)節(jié)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不可少的要在寫作之前為學生拓寬寫作思路,準備寫作素材等,這也就是個性化作文課堂的指導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客觀分析和教學指導,讓學生從素材中理解更多層面的意義,從而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這樣不僅有效保障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個性化解讀事物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忽略學生個人的本質和特點來進行統(tǒng)一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就可以真正實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抒發(fā)個人感情,闡明個人觀點,真正的在教學中得以提升學生的個性和品質。個性化作文教學課堂不僅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更加友好的橋梁,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寫作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為將來的發(fā)展做好長遠準備。
例如,在進行“盛夏”這一課題的作文教學課堂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著裝、飲食、娛樂等方面來寫起。沒必要讓學生局限于“聽著知了,扇著蒲扇,吃著西瓜”的老掉牙的描寫夏天的場景。
四、 總結
在初中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是我國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斷實踐、不斷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擁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學生的未來和成長奠定好基礎,這也是初中作文個性化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徐瀟.初中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3.
[2]唐桂芳.初中語文思維教學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孫坤.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基本價值觀的培育[D].曲阜師范大學,2016.
[4]段秋菊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1):84-84.
[5]季明榮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3(11):90-90.
作者簡介:
盧建斌,福建省隴海市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