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維
摘要:體驗式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方式,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立足點和歸宿。教師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應當通過創設閱讀的情境、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組織師生對話的方式,達到激發、豐富和深化學生情感的目的,最終為實現良好的小學語文閱讀效果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重要性;對策
體驗式閱讀也就是古人常說的“情境閱讀”,“體驗”是閱讀教學的核心。體驗式閱讀是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文本體驗為核心,通過文本所營造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我體驗,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經驗共享,建構文本的意義,以達到豐富學生情感,內化學生心理素質、外化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學習過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可謂是重中之重。閱讀是培養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發展水平、提升學生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徑。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強化體驗式閱讀和個性閱讀,讓學生在體驗式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一、 體驗式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 體驗式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方式
首先,體驗式閱讀是由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的。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再慢慢成長演變為邏輯思維。在形象思維的影響之下,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當盡可能地通過直觀體驗的方式,引領學生閱讀,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感知,讓學生對閱讀文本有自己獨有的體驗,并形成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其次,體驗式閱讀是由小學語文的閱讀素材所決定的。在小學語文的閱讀素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兒童文學,包括童話故事、語言、詩歌、敘事作品等等。這些閱讀素材是完全立足于小學生的語言發展特點編寫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它們共同的特征。而這些兒童喜聞樂見的文本素材,蘊含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是通過“感化”而不是“教化”,立足“體驗”,而不是“灌輸”。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素材的獨有特點,決定了體驗式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二) 體驗式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立足點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體驗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心扉,融入情境,開始真正的閱讀學習。有人說“美德需要美德來養育,體驗需要體驗來理解”,這句話是飽含深意的,體驗式閱讀是體驗作者的體驗,感悟作者的情感,是一個飽含情感和意義的過程。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為何要說體驗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立足點?主要在于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有通過積極的情感體驗,喚醒學生的情感,在師生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語言的感悟和體會、引起學生情感共鳴,最終為促進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奠定基礎。
二、 體驗式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 創設閱讀情境,激發情感體驗
既然體驗式閱讀就是古人所說的“情境閱讀”,那么,在體驗式閱讀的開展過程中,情境的創設是第一位的。正所謂“情境是體驗的誘因”,良好的情境創設,能夠讓學生快速地融入到所閱讀的文本和角色中,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情感體驗的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和感悟。在體驗式閱讀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立足差異性、直觀性以及生活化的原則,讓學生真正融入文本的世界,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荷花》一文時,因為這篇文章的情境性強,且比較具體,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如果季節適宜,可以引領學生通過參觀學校附近公園所盛開的荷花,組織學生通過現場觀摩,立足文本中所描述的荷花的姿態、顏色、形狀等,體會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如果教師在指導這篇課文的閱讀時,缺乏必要的開放式體驗條件,那也沒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創設適宜的閱讀情境,最終到達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的目的。
(二) 品味文本語言,豐富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的過程中,如果說情境的創設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所閱讀的文本上撒下情感的種子;那么,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和感悟則是要讓種子“生根發芽”。“語言是文本體驗的媒介”,這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在創作時,往往都是通過特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學生在體驗式閱讀的過程中,文本語言的體驗,是豐富體驗式閱讀情感的必要過程。教師在文本語言的品味中,應當立足“以讀促品”“以想促品”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所謂“以讀促品”是指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誦讀、分角色讀、領讀等方式,讓學生細細品味文本的語言。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蟬》一文時,首先是通過讓學生默讀,把握全文大意。然后,筆者通過讓學生觀看“蟬脫殼”的視頻,讓學生品味“蟬”每一個動作的細微變化,在這種邊看邊讀的體驗中,學生對“蟬”的形象有了更加豐富的體驗,最終強化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體驗;而“以想促品”的方式,則是要讓學生通過積極的聯想,通過回憶已有的形象,引導學生對語言中所塑造的形象進行還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 組織師生對話,深化情感體驗
閱讀其實就是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師生與作者之間交流和對話的過程。教師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應當通過積極的師生對話,獲得文本語言的體驗和感悟,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根本上講,在體驗式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的點撥和指導,無疑讓學生有一種“柳暗花明”之感。而教師在組織師生對話的過程中,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首先,教師要善于傾聽,鼓勵學生的個性表達和傾訴,形成民主的交流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支持學生獨有的情感體驗方式;其次,教師要善于設問,通過“疑問”的設置,啟發學生的智慧,引發學生的體驗動機,最終達到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的目的。
總而言之,體驗式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立足點和歸宿。教師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應當積極滲透體驗式閱讀教學,讓學生獲取獨有的情感體驗和感悟,促進小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沈建.體驗性:學生主體參與的一個重要維度[J].中國教育學刊,20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