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同于之前的教育模式,課堂不再單單是知識傳播的地方,更應當是學生興趣培養的地方,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考試技巧;促進作用
一、 引言
在中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只會接觸兩門語言類的課程,一門課程是英語,另外一門就是我們的母語——語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得到進一步改進,新課程理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要啟發和引導學生,讓其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更加有趣,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語文課程。
二、 閱讀理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漢語是我們平時與人交流時主要運用的語言,可以說從學會說話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語文,作為中國人,語文是滲透在我們骨子里的。語言類學科的學習方式主要就是聽說讀寫,在學習英語課程時,很多同學就是不敢說、不會說,那么,語文呢?漢語學生都會說,漢字學生也都會寫,相比于英語,學生學習語文的優勢就很明顯了。但是,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會說漢語、都會寫漢字,當你的優勢也是別人的優勢時,你就不再有優勢了,要想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就得重新調整學習方式,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才能夠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閱讀理解在中學考試中大約可以占到30分左右,所占的分數并不小,并且是考試的重、難點內容。閱讀理解答題時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提高起來速度很快,所以提高閱讀理解成績是提高語文成績的最佳途徑。大多數的同學可以在閱讀理解上取得中規中矩的成績,但如何才能在閱讀理解上取得優異成績,拉開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在語文試題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問題。
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他們自己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方式,面對不同的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指導他們學習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意把握一個尺度,不能太過于強勢。老師一定要注意不能忽視學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學生和老師之間有了矛盾,學生很可能就會因此討厭一門課程,造成偏科現象。家長、社會以及學校都已經認識到了這個事實,語文的教學改革也在大力地開展過程中。初中語文的學習更是走好語文學習萬里長征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初中語文的教學亦是如此,老師一定要注意和學生直接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班級內部學生的學習實際水平,調整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的學習水平相結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漢語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使用,被許多的國家所學習。在我國,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已經固定多年。在課堂上,老師缺少與同學的互動交流,課堂教學無聊乏味,缺少趣味性,無法真正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學習技巧以及指導的作用
語文閱讀理解在初中語文試卷里所占的比例并不小,在語文試卷里所占比例最大的作文并不是最能拉開學生成績的地方,作文只要立意新穎,語言表達流暢,學生的作文成績必然不會差很多,而閱讀理解卻不一樣。語文閱讀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閱讀文章內容,基本來說把握閱讀題文章的中心立意,掌握一些閱讀題的基本理論知識和一些小的答題技巧,就會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題的得分率。一旦閱讀理解的成績和其他同學拉開距離,語文成績必然就會提高了。任何一門語言都是有自身的一種規律在其中的,英語如此,漢語亦是如此。學習語文課程的同時,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用另外的一種思維的方式思考其他的一些問題。
要想在答卷時能夠精準地抓住作者的立意點,學生必須要仔細認真地閱讀文章的內容,切忌粗心大意。在平時的訓練閱讀中,學生要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在能夠抓住重點的同時,一定要有效利用答題的時間,盡量將閱讀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要學會舉一反三,比如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這種類型的問題,通過訓練總結出來作用大概有幾種,這樣以后遇到同類型的問題,就可以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效率。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另一有效途徑——為學生布置合理的語文家庭作業。讓學生通過課后的訓練,真正掌握如何在閱讀理解中提高分數。布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提高作業的趣味性,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就會思考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容,也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將書本上的內容以及老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整合好,讓學生在接受起來時更容易一點,讓學生能夠系統地把握所講的知識點,增強學生整體的把握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起來,讓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的主體。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要講究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初中老師必須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培養每一個孩子。只有學生愿意去接受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只有學生愿意去接受的教學模式才是好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教學內容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是學生更喜歡、更樂于去接受的一種教學模式。尤其是初中語文的教育,更加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切勿造成語文閱讀理解與學生現實生活脫軌的現象。
四、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學不能再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要啟發和引導學生,讓其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將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起來,培養學生的整體的把控能力。除了這些方面之外,還應當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語文學習中有更多的參與感,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參考文獻:
[1]譚素梅.淺談如何重視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教學[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00149-00149.
[2]吳貴求.淺談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思路與技巧[J].課外語文:下,2016(10):102-102.
[3]黃建平.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方法探析[J].開心:素質教育,2017(3):75-75.
[4]崔靜.芻議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133-00133.
作者簡介:
鄧志勇,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橋東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