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我國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同時,高職院校的畢業人數及院校數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高職院校的發展并不代表學生的管理工作就會隨之發展。在新形勢下,傳統的高職院校管理方式與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怎樣使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更好地適應發展的需求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這篇文章分析了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現狀,并提出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索
一、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1. 管理人員普遍年輕化,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者很多都是剛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優點是可以與學生玩到一起,打成一片,容易進行溝通交流。但是因為其不具備相應的管理經驗,沒有超前的工作意識,工作時常常會呈現一種被動狀態。此外,很多管理人員沒有更好地進行角色定位,不具備很強的服務意識。學生是學校的服務與教育對象,可是一些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受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覺得管理工作就是管學生,致使平時對學生服務少、教導多,缺少相應的服務意識。
2. 管理工作缺乏協調性、連續性與系統性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還處在一種缺漏補漏的狀態,管理工作有“治標不治本”的現象存在。如:對學生宿舍進行檢查后,在很短時間內又出現原來的那些臟亂情況。這種問題經常產生的原因在于,學生的管理工作常常只停留在表面,只關注于局部問題的解決,單項任務的完成以及對檢查工作的應付等,不能從長遠的角度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素質,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任務、目標與性質沒有從根本上真正認識,無法真正做到高素質教育。
3. 管理工作缺乏特色,流于表面化
高職教育是一種新興教育,與普通的大學生管理在管理對象上有一定的差別,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不一,長久以來養成的學習習慣比較差,綜合素質低,自控能力也不高。使得學生管理人員每日忙于紛雜事務的處理,而很難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經驗進行總結,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規律進行研究,使管理流于表面化。
4. 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重視度不夠
想在新的形勢下打開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高職院校更快地發展起來,務必要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從目前管理工作的隊伍來分析,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有人心不穩、配置不合理、人員缺乏等問題存在。無法給學生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保證。
二、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舉措
1. 對學生管理隊伍進行有效更新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在進行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時,從事管理工作的教師務必認清自己的角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對學生的理解、重視、尊重與愛護的角度出發,把培養自尊、自愛、自信與自強的新時代學生作為目標。在進行具體的管理工作時,對學生的人格尊嚴充分尊重,使得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創造性與個性、潛能。讓學生可以正視自己、友善他人,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社會,可以自動自覺地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
2. 構建具有特色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學生素質的培養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校園的文化氛圍,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可以使學生產生更深刻的感受,達到塑造品格與凈化靈魂的目的。所以,一定要依據高職教育的相應特點與其人才培養理念進行特色高職校園文化的構建。做到讓學生在良好校園文化的熏陶、影響及塑造下,能夠對社會的先進思想進行有效接收,塑造其堅毅的性格與崇高的品質。
3. 構建高效優質的獎勵機制,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創新
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機制進行有效創新,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更好地進行創新發展,才會更進一步保障學生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在新形勢下,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創新,構建高效優質的獎勵機制,需要從三方面入手:
①讓學生的管理工作在學院各部門與各層次之間進行相應溝通,學生管理并不僅僅是管理部門自身的事,要構成整個高職院校共管齊抓的管理局面。
②對領導機制做進一步的強化,高職院校應該把學生的思想工作與管理重視起來,作為關系到學校的質量建設與校風、學風建設的大事努力做好。
③構建高效獎勵與測評機制,學生的管理工作其本質是把日常管理與思想教育融于一體,構建高效的獎勵與測評機制,采用針對性的獎勵方式,可以把高職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調動起來,與管理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
4. 建設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
進行學生管理工作,要一直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要想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一定要以建設高素質的管理工作隊伍為基礎,在針對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進行選拔時,構建一套相對完善的選拔與培訓制度。要建設高素質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采用面試、筆試與上級推薦的方法,依據專兼有機結合的相關原則,選拔出一批業務精、紀律嚴、政治強、作風正的優秀管理人員。
②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使得他們可以對管理工作的新理論更深入地認識與掌握,對工作的特點與規律進行精準把握。
③通過考核、獎勵、評優等措施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管理人員進行激勵與監督,推薦更優秀的教師到管理領導崗位上。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該推薦優秀教師到國內外考察學習與參加社會實踐等,使他們的服務水平與能力不斷提高,以對學生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清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誤區與對策[J].現代企業文化,2010(08).
[2]黃孫慶,曹方.高校綜合實力影響因素剖析[J].高教論壇,2011(05).
作者簡介:代顏輝,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