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屬于跨語種學習,所以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本文將針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提問技巧及藝術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提問技巧;藝術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一、 引言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種,所以學好英語知識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合理運用提問技巧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二、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提問技巧
1. 要有目的性
教師應該以教學目標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可以實現教學目標有效落實到教學環節中的目的,這有助于重難點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要把教學目標變成核心,提高問題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提問內容應由淺入深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由淺入深地進行,如果最初提問的問題難度較高,學生便很難回答正確,這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制定由淺入深的問題提問環節,通過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樹立學習的信心。
3. 要和教學貼近
教學活動是一個真實的過程,每一個課節和問題都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因此,課堂問題一定要貼近教學,禁止提出那種學生一看便知的問題和努力探索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即避免課堂問題的極端,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真實,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答案的問題。
4. 啟發學生思維
教學提問期間,教師應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啟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和學生之間的思想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
5. 增加問題趣味性
課堂提問中,教師要提高問題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探究、回答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改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 提問技巧及藝術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 以課程主題為中心開展分層次提問
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課堂教學主體為中心制定問題,例如,在“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的單元教學中,由于其主要內容是討論電影和娛樂項目等,所以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單元重難點單詞、知識點的溫習與整理,教學中利用題目對學生實施提問;在提問時要保證問題的層次性,確保各階層學生均可以正確回答問題,從而為所有學生增強英語知識學習的自信與成就感。鑒于學生英語基礎及知識掌握水平的差異性,利用分層教學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若學生英語基礎很差,此時教師可以問學生:“Do you love movie?”等比較基礎、易懂的問題;對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如“What did you feel when you saw spider man?”等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運用水平。利用分層提問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氛圍。
2. 提高提問話題的趣味性
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制定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設置趣味性濃厚、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提問內容,有助于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期間,應基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3. 提問內容要與教學內容貼近
教師制定的問題還要與教學課本內容相貼近,從而提高問題的針對性與啟發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利用課本教學內容。因此,在英語教學期間,教師要堅持以“課本單元內容”為核心的教學原則,所以一定要以課本內容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核心,且在提問環節教師不應該提出難度過高的問題,從而避免學生回答不上問題后出現自尊心受損的現象。若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此時教師應該設計一些泛讀課文就能夠尋找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例如,在“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單元教學中,由于多數學生都是首次見到考拉,所以對考拉相對陌生,此時教師應提出合理的問題,如“Does koalas come from Australia?”。然后讓學生自行泛讀課本,探尋答案。很快,就會有學生發現這是澳大利亞的一種動物。并在泛讀課本期間掌握了相對基礎的知識。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帶動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問題提問期間,教師的用語應該盡量和善委婉,并對學生的答案使用鼓勵性語言進行點評。鑒于初中生基本都是首次接觸英語,因此他們多數都存在發音不規范、詞性記不清等問題,所以很多學生都害怕答錯問題。因此,教師要帶著足夠的耐心去教學,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教師提問期間,可以運用“Would you please 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和善、婉轉的語氣,從而縮短師生距離,提高自身的親和力;面對學生錯誤的回答,教師要報以微笑,用和善的態度對學生說“It doesnt matter.”“Try it again.”等鼓勵性話語,幫助學生打消不安與緊張的負面心理。若學生說出了問題的正確答案,教師應對學生說“Well done!”“Very good!”等贊賞性話語,幫助學生強化信心,激勵學生繼續努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的舉動也會不經意間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以和藹可親的教學態度、通過減少對學生的訓斥、展現自己善良、溫柔一面的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結束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設計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邱麗華.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02):41.
[2]林錫欽.淺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新課標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廣東科技,2013(12):224-225.
[3]李彬彬.加強課堂提問藝術優化英語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3(01):101.
作者簡介:
許愛玲,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