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繼軍??
摘要:教師通過研究高一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尋找對策,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高中數學的科學方法,提高數學能力素質。同時,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成因;學法指導
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教師不僅要考慮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學,幫助他們掌握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校是農村高中,高一新生大都數學基礎較薄弱,進入高中后由于教材難度的提高,課程內容的增加,教師教法的改變,部分學生不能快速調整自己的學法,加上行為習慣不好,或學習方法不當,最終造成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高中新課標的要求。因而數學學困生較多,下面就高一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做一分析。
首先是學生的數學基礎差。我校學生百分之九十以上家住農村,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爺爺奶奶照看孫子孫女,對孩子教育極度缺失,孩子高中以前的數學底子薄弱,如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不理解,完全平方公式與平方差公式混淆;計算速度慢,常常出錯,有些根本不會計算;幾何圖形的識圖能力差;概念、定義、定理經常認識不清。進而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差,平時貪玩,對教師的教學和布置的作業漠不關心,個人行為不規范,缺乏學習的上進心等。這些是困擾學生進步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學生的學習方法。面對高一新生,經常有學生問我,為什么我很用功,但數學知識掌握得不好,試題不會解,考試成績差?原因就是他們平時學習習慣差,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數學時,喜歡抄作業,不思考,不愛課前預習,課后不主動復習,對基礎知識不重視,不扎實,偏愛鉆難題,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知識攝入的數量與質量。
最后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法缺少創新,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學生上課注意力差,上課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成為一線數學教師經常思考與實踐的主要工作,也是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結合以上學困生成因分析,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嘗試各種方法,指導學生,取得了一點點成績。現總結如下:
首先是用關愛轉化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我有意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學生的生活狀況,調查學生的交友情況,觀察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以及分析學生的想法,再接近學生,與學生多交流,做學生的朋友;在課堂教學中,我更多的鼓勵數學學困生回答問題,給他們準備適合的課堂練習,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課外我用發現的眼光看待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及時鼓勵。
其次是進行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每天做好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課,課后及時復習。同時注意預習內容不要過多過雜,預習的時間要合理安排;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跟上老師的思維,個別不懂的及時記錄,下課請教同學和老師,并養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課后及時復習,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做好小結,整理筆記。從而有效改善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再有就是教師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困生轉化。課堂教學是目的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這是新課程教學改革首先追問和思考的問題。學校通過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做好課前的準備;組織教師間的聽評課,互相學習,提高個人教學能力;組織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同時教師更多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使自己的課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制作微課,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布置作業做到少而精,大大減輕學生的負擔,真正做到課內補強于課外補。
再次是建立學困生的跟蹤評價的電子檔案。學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有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個人智力因素和行為習慣因素的影響;有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等。因而,在學困生指導工作中,教師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在這長時間中,學困生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學習不能堅持,行為習慣變差,喜歡上了玩游戲等對學習數學造成大的影響;即使沒有以上,學生的進步也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很有必要進行記錄,記錄他們的原來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記錄他們每一次成長的腳印,記錄他們經歷的挫折和取得的成績。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分析總結,評價反饋,再指導。保證學困生指導工作更有效率和取得豐碩的成果。
通過長期實踐性工作,發現部分學生愛學數學了;上課能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老師提問也能回答正確了;課后不抄作業,能獨立完成作業了;數學學習有了明顯進步。我在想:假如給予數學學困生必要的幫助,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教學干預措施下,均能達到合格的水平,甚至更高。但我個人力量有限,對學生的幫助也有限,我想讓更多的同事一起參與,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繼續探索,繼續前行,為農村高中數學學科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盧鴻鳴.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湖南教育,2003(10):36-36.
[2]馬麗霞.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5(19):37-37.
作者簡介:
康繼軍,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三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