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蕓??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出境交流的現狀,分別就其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以此能夠進一步優化學院學生出境交流項目的工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出境交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在經濟上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為了掌握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同時與不同地區的人們開展交流與合作,很多國家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作為其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經濟全球化將高等教育納入到一個全新的開放環境中。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積極制訂一系列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不斷加強與境外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源源不斷地派遣學生去境外學習、交流,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也為整個學院的國際化合作架起了一座穩定的橋梁,為校際之間的交流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當今,高職院校學生出境交流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國外留學。學院國際合作項目的學生在讀期間,由自己提出申請并獲得國外大學入學資格后赴國外大學進行學習直至畢業。鑒于入學資格中對語言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再加上留學費用高昂,所以在高職院中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二、學期交換。學院選派優秀學生赴與學院有合作關系的境外學校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學習,學習的專業和課程必須與自己之前所學一致,學習結束返校后,學院將對學生在境外學習取得的學分進行認定,然后該名學生將繼續在本學院學習直至畢業。三、短期交流。暑假期間,境外的合作院校會舉辦為期一周至兩周的學生夏令營活動,一般以語言學習為主。學院選派一些優秀的學生參加,這既是對他們之前學習生活的一種獎勵,也是對他們今后學習生活的一種鞭策。
這三種形式的出境交流都存在其自身的優勢。一、國外留學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最完整、最系統的國外學習生活。學生不僅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全新的國外課程,而且有更多的機會走出校園去領略國外的風土人情,這種交流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更加生動,也更能給人以啟發。二、學期交換可以讓學生在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學期時間里體驗到境外學校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之余,也能與當地的同學交朋友,并在他們的帶領下體驗當地的風俗習慣,更重要的是返校后能將學習到的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真正做到了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三、短期交流,正是由于時間比較短,在學習交流期間,參加的學生能夠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興奮狀態來面對每天新鮮的學習生活,這樣短時間的學習交流后,學生的語言學習動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今后的語言學習中,這種動力是會存在積極促進的作用的。
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三種交流方式也都存在各自的不足。一、出國留學面臨的將是一種全新的國外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多的是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去學習,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老師只起到一個積極引導的作用。而中國學生在學習方面則更依賴于老師,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個別學生出現了始終無法適應國外學習方式的現象,隨之成績下滑,再加上長期身在異鄉的不適感,最終無法順利完成學業。二、學期交換,有部分學生在學期交換結束后返校,想要將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但是他們往往只是單純地沿用境外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沒有將其與之前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地結合,這也直接導致了這部分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感到了無所適從。三、短期交流,由于時間較短,行程安排也比較緊湊,少數學生也就簡單地將其視為一次境外旅游,主要以購物、游玩為主。這也就失去了交流和學習的意義。
學生出境交流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既是一場機遇,也是一次挑戰,要想用好這把“雙刃劍”,就學院本身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效地改善:
一、 正面引導,有效組織。將每個項目的具體安排公布于學校網站,對于學生的相關咨詢做到耐心、詳實的解答。最重要的就是出行之前的準備工作。對于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盡量讓他自己去搜集即將入學的學校情況,并請學院的外教就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與之進行溝通和解惑。對于學期交換的學生,在出行之前,學生務必要和自己的專業老師就赴境外學校學習時需要學習的課程一一確定,以確保返校后學分能夠順利得到認定。對于短期交流的學生,出行之前最重要的是行前教育,不僅要明確出行的目的是以交流學習為主,還要針對學習的內容提出相應的要求。
二、 嚴格把關、層層選拔。學院根據每個項目的專業要求,對相對應專業的學生進行層層選拔,最終選定優秀的學生赴境外參加學習交流,這不僅是對優秀學生的一種獎勵,更是在境外合作院校面前展示我院培養的優秀人才的一種途徑。
三、 事事監管、時時關心。對于已經出境的學生,學院要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與他們時時保持良好的溝通,隨時了解和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一旦遇到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和境外合作院校的相關人員進行協商,幫助學生盡快解決。
四、 及時總結、善于分享。學生返校后將自己的境外學習經歷進行總結,由學院組織安排境外學習交流分享會,邀請有興趣出境交流的學生參加,讓同學將自己的境外學習經驗和體會跟同學們一起分享,同時也可以為想要出境交流的同學答疑解惑。
五、 積極推進、酌情資助。就現階段而言,高職院校學生出境交流的比例還普遍不高,能夠積極參加的學生還只是小部分。究其根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交流費用偏高,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無法承受。為了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學院可以對選拔的優秀學生給予一定經濟上的資助,讓更多的優秀學生能有機會走出去學習和交流。
出境交流不僅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且還加深了青年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更是對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的積極推進,這無疑是一項“雙贏”的舉措。
參考文獻:
[1] 原月鶯.高職學生出國留學探析[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2).
[2] 章曉霞.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學生交流形式探索——以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中英項目為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1).
[3] 鄭麗紅.高職院校開展國外境外交流生項目的實踐與探索[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9).
作者簡介:黃蕓,江蘇省南京市,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