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要:思想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教育本身應當是“授之于漁”,而思想方法本身就屬于“漁”。對此,為了更好地推動學生成長,在小學教育當中的教學重點不應當僅僅是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考試能力,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培養。對此,本文重點分析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滲透
一、 引言
思想方法主要是指在學生遇到某一個問題時所能夠想象和應用到的學習、分析以及解決能力。對于數學教育而言,思想方法就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本質性認知和理解,是對數學規律的一種理性學習能力。小學數學當中存在著許多數學思想方法,如符號、對應、分類、假設、最值、統計等等,其中的數學方法就是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通過對上述的思想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從而達到掌握數學的教育目的。對此,探討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具備顯著的教育意義。
二、 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體現
數學思想方法可以直接題解成為學生對于數學理論與內容的本質性理解,屬于一種從某一種具體數學知識中所精煉而得的觀點或過程,同時也是數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數學思想是對數學概念、方法以及事實的一種規律性認識,是數學理論形成與成長的基礎,具備非常強的抽象性與概括性。數學思想滲透在數學知識、方法以及技能當中。在小學數學教育階段,數學思想就已經非常多,如符號、對應、分類、假設、最值、統計等,這一些數學思想隱藏在所有的數學問題當中。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學科,既可以利用教育資源激發學生創造能力,還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案開闊學生視野。
三、 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育當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相當顯著,同時數學思想方法也出現在每一個數學問題當中,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有效工具。對此,以下分析幾個典型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當中滲透的教學案例。
(一)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
數形結合是小學數學教材當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同時也是教材編排的重點原則之一,各個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基本上都是開篇就引出數形結合的教學內容,同時將其貫穿于整個教材當中,從而突出強調數形結合的教育重要性。以下列出兩個關于數形結合的教學案例。
案例1:在小學數學“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關于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同時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分析基礎上,可以以一個由多個正方形拼接而成的長方形圖案,并讓學生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圖形發現整個長方形是由多個正方形組成,同時通過已經掌握的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知識內容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之后教師再加以引導并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很快的理解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與寬乘積。
案例2:在小學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直接的教學方式就是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倍數定義。也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這幾個數字的和是多少。在這一數學思想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應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并應用繪畫線段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以樹形圖理解教學知識內容,并初步建立數學學習的方法與途徑。
(二) 極限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
極限思想是數學學習當中常用的數學思想之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并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解決一些抽象題目的能力。以下列出兩個關于極限思想滲透的教學案例。
案例1:在教學“無數”這一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任意兩個小數之間的小數數量作為命題進行教學,命題的真實性可以應用極限思想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隨機列舉兩個小數,如1.0與1.1,之后讓學生分析兩個小數之間的數據,學生會說出1.07、1.05、1.09等,之后教師可以以1.01與1.02作為小數分析兩個小數之間的小數,學生之后會說出1.011、1.012等。通過反復的循環,最終讓學生對“無數個”這一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案例2:在剛開始學習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分清“平均分的份數”與“每份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此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動態性地分析這一問題,例如平均分的份數可以從2份到50份,引導學生想象將一塊蛋糕分為多個相同大小的小塊,同時引導學生探究在將一塊蛋糕平均分為10塊時,每一塊的大小會是多少,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圓形或長方形進行教學,讓學生進行“分”的操作,從而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
(三) 歸納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
歸納主要是指對特殊情況的分析與總結,并逐漸引出普遍結論的一種數學思想。歸納和類比較為類似,在數學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歸納可以劃分為完全歸納和不完全歸納。完全歸納主要是指某類事物當中每一個對象的狀況,并根據事件類型進行總結歸納。而不完全歸納主要是按照某一類事物中的一部分對象進行分析,并提出一般性的總結。例如,在四則運算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50×50×20劃分為兩步進行計算,應用乘法交換律的原則與結合律的概念,將算術轉變為50×(50×20)的計算,此時計算過程就會相當簡單。
“問題是科學思維的焦點”,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巧用數學思想方法,并把握好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時機和方式,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能吸引學生,使學生進入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另外所提問題要形成逐級上升的序列,能引導學生思維縱向發展,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提問時,既要注意課前的充分準備,又要注意課堂隨機應變。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逐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一種有效的和可操作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楊云.小學數學課程使用微課教學的方式方法及意義[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15(3):00251-00251.
[2] 王國慶.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邏輯思維方法[J].社會科學,2015,22(9):00129-00129.
[3] 趙常青.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種類及其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14(3):00013-00013.
[4] 楊洪福.數學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31(3):00243-00243.
作者簡介:林靜,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