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稚蔚
摘要:信息技術課堂逐漸走入生活化教學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施也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構建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目的是使課堂教學回歸到現實生活中,理論應用于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互動的積極性,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施有著重大的意義,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將來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及教學理念。
關鍵詞:信息技術;生活化;課堂;教學理念
引言
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指將課堂教學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以生活為背景,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與動力。課堂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建立一個科學的現代教育理念與學生全面發展觀。下面我們就談一談什么是信息技術課堂以及如何構建。
一、 概念的提出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教育源于生活。而作為教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課堂,課堂是實現生活化教育的根基。生活化教育課堂的質量好壞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2001年頒布的新課改中明確提出:要改變課程中難、繁、偏、舊的知識,要增加生動、實用的知識,要加強課程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科技發展之間的關系。讓課程與現代社會中的新技術接軌,信息技術是新學科,一樣也要回歸于生活,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到新知識。然而看到現在的教科書,像使用說明書一樣,而教師就是復述一遍說明書上的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們也是機械性的重復,久而久之,這樣的學習完全脫離生活,學生們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由此可見對于信息科學課堂的生活化是多么的重要。
二、 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的具體內容
(一) 提高信息科學素養
信息技術現在越來越發達,也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的各方面,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如此速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手機app上完成。購物、買電影票、買藥看病甚至都可以在網絡上完成,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我們要指導同學們學會信息技術的同時,學會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以后踏入社會學會生活技能,終身受益。
(二) 將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
學習取自生活,來源于生活,在正常生活中,學生們的學習不僅學習知識,也學習著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學習的內容與生活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我們要意識到教學部只是學習知識的手段,更是教師們、學生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要關注教師們、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關注生活中的各種因素,有組織有規劃的給予學生們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讓孩子們健康地、高尚地生活,讓學生們建造一個有意義的幸福的生活。
(三) 重視學生的體驗
構建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將學生的學習內容與信息技術聯系起來。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積極地體驗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感受信息文化,掌握信息科學技術的知識,并運用信息技術創造性的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完善自我,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觀。
三、 如何構建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
(一) 學生因素,以學生為本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要杜絕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有學生得到尊重,才能更積極地、更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們對學習的渴望,求知的欲望是最關鍵的,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說要充分尊重學生,明確學生們想要什么,喜歡什么,以何種方式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潛力,把課堂設計得生動活潑又不失嚴肅,使得學生們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 教材要改進
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依據,為教師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了保障。而老版的教材枯燥乏味,讓學生們一下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對教材進行改進,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材自身,信息科學技術是程序化編排的,注重學習內容,而缺乏實際生活運用,缺乏創新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可以將一些實際問題穿插在教材當中,比如在學習圖片處理的時候,可以出一個作業題,就是將家鄉的特色特產做成一個圖片介紹推廣的ppt,從網上獲得家鄉的信息,取得照片等材料,然后通過自己信息科學技術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做成一個優美的介紹家鄉景色的ppt。二是要經常舉例,身邊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案例,這樣可以盡最大能力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身邊的案例是能夠親眼目睹的,這樣就會把信息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與生活中的事情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得到緊密的契合。
(三) 教學策略
教學要生活化。讓學生們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教師可以將信息科學中看不到摸不著的事物舉例到生活中來,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病毒時候,學生們也不知道計算機病毒是什么,熊貓燒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們可以將計算機病毒與人類的病毒聯系起來。計算機跟人類一樣,也會生病,被網絡上的其他生病的電腦所傳染,感染病毒,失去一部分機能。這樣生動的課程會讓學生們大大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生活化的信息技術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四) 教學評價
信息科學技術與其他學科不同,教學評價也完全不同,其他學科比如語文、數學,最后考核學生們成績的是一張張試卷,而信息科學技術更注重于實踐,實際操作,我們要注重學生們對處理信息科學問題的能力,處理問題過程并不重要,解決問題更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集思廣益,多與學生互動,平時課堂的打分要最后算入總成績中,教師要發揮點撥、平時學習的評價作用。
四、 結語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是下一代學習成長的引導者、設計者,我們要密切關注學生們的課堂體驗、生活體驗,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信息科學知識,而不是枯燥地背教材,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實現生活化的信息科學技術教學。
參考文獻:
[1] 黃玉安.鏈接生活,升華學生信息意識[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7(2):79-79.
[2] 曹麗,尚華.淺談讓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的途徑[J].中小學電教,2013(4):40-42.
[3] 任明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5):6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