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向來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由于學生的理解問題與抽象思維的能力不同,大多數的學生都對于數學產生過恐懼與抵抗的心理。本文通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模式的主要方式進行研究,提出運用此種方式的意義及需要重視的方面。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景;意義
一、 前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現如今,為社會提供全面性優質性的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事業的首要目標。而數學學科作為連接其他學科的橋梁,理應摒棄過去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重視創新與發展。情景模式就是在現有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 運用生活情境教學的主要方式
(一)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所有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尤為重要。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發現小學生在生活中的興趣所在,利用觀察到的這些方面,把它們整合于一體,再套入到日常的學習中去。例如:某小學的一節數學課上,教師需要教學生認知三角形、圓形等平面圖形。教師先讓學生找出自己身邊擁有這些形狀的事物,像教室里的地球儀、放在桌子上的三角尺等。學生對于授課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斷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發現新的圖形。最后教師留下家庭作業,讓學生在家長的陪護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彩紙,剪出課堂上學過的圖形。這堂課中運用了結合生活情境的模式,讓學生以他們容易接受、愉快的方式學到了要其掌握的知識點。不僅如此,還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
(二) 重視學生個體性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每個學生的個性與能力上的差異,會造成學生對教學反饋程度上的不同。教師應注意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找出所有學生都能接受的生活情境模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學科是抽象且枯燥的,特別是計算問題上,需要教師找出適宜的方法。例如:在學習十以內加減法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一些糖果或者是豆子,在課堂上分給其他同學,最后數出自己的東西少了多少,從其他學生那里得到了多少。用這種方法,讓學生更快地理解加減法的知識點,讓年齡小的學生也能輕易明白課堂上的內容,還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三) 構建合理的情境模式
在情景模式的教學中,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真實的體驗感。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合理的方式去構建生活情境。構建情境需要從身邊入手,不能找太過簡單的例子,這會造成學生不輕易思考就能得出答案,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懶惰的情緒。同樣創設的問題又不宜過難,小學生不具備復雜的思維方式,過難的問題會挫敗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過早地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
例如:在學習數學課堂上,教師在講授完知識點后,給學生構建出了這樣的情節:雞和兔在同一個籠子里,已知雞和兔共35個頭,雞腳和兔腳共有94只,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師抓住學生對于動物的興趣所在,并且提出與知識點緊密相關的應用題。學生運用新學到的方程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x+y=35,2x+4y=94,x=23,y=12。那么,雞有23只,兔有12只。教師運用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出學生對于解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解答出問題,獲得滿足的心理。
同樣,教師還可以創設出更有趣、更能引導學生積極性的問題,這時便可以不用非要找出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教師可以虛擬出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所發生的關于數學方面的情節。像米老鼠給唐老鴨打工,唐老鴨需要付給他多少工錢等問題。這樣的情境設立,讓學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進去,讓情境模式教學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真切地了解到數學所帶給他們的樂趣,并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使生活情境融入法在教育事業中發揮其應有的巨大作用。
三、 運用情景生活的意義
(一)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
本文多次強調,數學學科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抽象思維與邏輯判斷力,故,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也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甚至是社會生活。采用情景模式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自己身邊事物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從令人撓頭的抽象思維中解脫出來,認識到數學學科與自己本身的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從而學生重視了數學學科,提高了對于數學的興趣,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了保障。
(二) 促進全面人才的發展
運用生活情境模式來開展的小學數學教學,是一種有別于傳統模式那種枯燥乏味的單一性的模式。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更是改革和一種發展。教師改變了過去只重視成績的教學目標,以強硬的“填鴨模式”傳授給學生知識的教學理念,將生活中的情境運用在數學教學上,把生活中的事物與數學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著重培養出全面的適應社會需求的全方面的人才。
(三) 使數學與生活緊密地連接起來
情景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讓學生能夠把數學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學生在生活中更加有興趣地去發現并去解決數學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數學學科神秘抽象的面紗掀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數學所帶給人們社會生活的巨大作用。讓教師從一個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角色轉化為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
四、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開端。運用生活情境來開展小學數學教育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培養小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邏輯思維與抽象性思維的開發,也是今后教育者應該首要關心及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玉環.淺談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2015,(06):125.
[2]張仁國.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240.
[3]劉鳳臣.以生活情境為載體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106.
作者簡介:吳登舉,小學一級教師,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高閘侯橋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