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大約在14歲左右,正處在青春期,這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求體育教師應在實踐教學中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讓學生的身體潛能獲得有效激發,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得健康強健的體魄。同時重慶地區體育中考中早就有立定跳遠這一項,足見其重要性。此文就主要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立定跳遠教學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學生體質;分析
一、 引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定跳遠是一項不受場地條件制約的體育活動項目,普普通通的一塊場地就能進行立定跳遠的訓練。在每學期的體育考核中發現很多學生立定跳遠成績不是十分理想。因此,下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立定跳遠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后闡述了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方法。
二、 對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 缺乏對立定跳遠的針對性教學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的多樣性,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除了立定跳遠這一個教學任務以外,還有很多個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需要完成,所以導致在立定跳遠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體質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尤其在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時有的學生由于性格比較內向很容易緊張,在訓練時放不開,心里緊張導致動作變形,訓練效果自然不好。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缺乏對這一問題的深入認識,導致立定跳遠教學效果較差。
2. 立定跳遠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通過實地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體育教師在立定跳遠教學過程中都是采用教師先講解動作的基本要點,教師做幾次示范性的動作然后就讓學生進行反復性的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方法和模式過于單調和枯燥,根本無法調動起學生進行練習動作的興趣。尤其對于那些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并不能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教師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糾正,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這種反復動作練習感到厭煩,出現厭學情緒,繼而導致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差,教學效果不好,這也是目前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
三、 進一步明確初中體育立定跳遠教學目標
在初中體育立定跳遠項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正確體育觀念的教育和培養,使學生明白練習立定跳遠并不只是為了考試合格,而是通過立定跳遠的學習使學生真正地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強健自身體魄,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立定跳遠訓練當中來。并且,體育教師應充分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特點同時充分考慮學生體質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革新,實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通過立定跳遠訓練有效增強學生下肢力量,提高身體協調性。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進行立定跳遠教學的時候,首先應熟悉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及體質情況,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針對那些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去指導他們,可采用幽默風趣的話語指導他們進行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在自在、放松快樂的氣氛中進行練習,并且在實踐教學中應重視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成長。
四、 將理論和體育實踐教學更好地結合,使學生切實掌握動作要領和技巧
針對初中體育立定跳遠項目教學來講,在讓學生進行實際訓練之前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立定跳遠姿勢,避免出現運動損傷,確保學生進行該項運動練習的安全性。在目前所使用的初中體育教材中,有關立定跳遠預備姿勢的說明不盡相同,但是從本質上來說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在跳遠前雙腿繃直站立與肩同寬,以前腳掌作為支點兩腳跟向外側分開之30度到45度為宜。教師先給學生做出示范動作然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立定跳遠預備動作。接下來的起跳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解在實際跳躍時應主要使用雙腿進行發力,再利用雙臂的擺動獲得輔助力量。在學生進行練習時應在訓練場地放上氣墊,防止學生在練習跳遠時發生跌倒擦傷。學生練習時教師應在旁進行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應從簡到難逐步展開。
五、 在立定跳遠教學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加強學生上下肢的協調性
在體育課堂中讓學生進行立定跳遠訓練不僅能夠使學生上下肢協調性和力量獲得充分鍛煉和提高,還能夠切實改善學生體質強健體魄,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去生活和學習。在初中時期尤其到了初三畢業時,立定跳遠是學生必須要通過的一項體育考試。在體育教學時應轉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可及時運用體育游戲教學法切實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進行蛙跳比賽,采用這種形式既能夠使學生的腿部力量獲得鍛煉,為跳遠訓練做好熱身準備,又能夠有效地活躍體育課堂氣氛,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立定跳遠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六、 指導學生掌握跳遠技術要點,提升腿部爆發力
在立定跳遠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多次反復進行跳遠標準動作的示范,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立定跳遠的標準動作。教師示范完畢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再要求每位學生輪流到教師面前進行動作示范,如果學生的動作不夠標準或不正確,教師應給予及時的糾正。在體育課的前5分鐘組織學生做好課前熱身,以免學生直接進行跳遠訓練出現肌肉拉傷等情況。通常來講,多采用原地高抬腿的形式進行熱身。隨后,在進行立定跳遠訓練的時候,教師應依據每位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身體素質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對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同學可引導他們進行深入的訓練,在保證達標的情況下不斷向著更好成績努力;而對于部分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首先以確保學生安全為前提,適當縮減該部分學生的跳遠距離,避免由于發力過度出現腿部肌肉拉傷的情況。如果教學時間充足,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的練習,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讓學生上下肢力量更加均衡,這樣更有助于跳遠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磊.影響立定跳遠遠度因素分析[J].少年體育訓練,2014,06(02).
[2]李中華.立定跳遠項目的輔導策略[J].體育教學,2013,03(10).
作者簡介:張岑,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東莞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