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莊宵斐??
摘要:教育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生命互動的過程。師生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認識自我、認識對方、共同認可、共同提高。
關(guān)鍵詞:教育教學;認識自我;共同認可
一、 學生要認識自我
教育要讓學生認識自我。只有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找準自己在班級的位置,才能適應(yīng)班集體,才能揚長避短,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老子》第三十三章寫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說的就是:了解別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才是圣明的。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量的,戰(zhàn)勝自己才算是強大的。學生如果能清醒地認識自我、對待自我,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就要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能夠認識自己優(yōu)點的學生會充滿自信,能夠認識自己缺點的學生會自我完善、會自我教育、會自我提高。學生一旦學會了認識自己,就能夠戰(zhàn)勝自己,只要戰(zhàn)勝了自己,還怕戰(zhàn)勝不了別人嗎。
二、 教師要認識自我
帕克·帕爾默說:“認識學生和學科主要依賴于關(guān)于自我的知識。當我不了解自我時,我就不了解我的學生是誰。我只會在我經(jīng)受不了檢驗的生命的陰影中,透過重重的墨鏡看學生——而且當我不能夠清楚地了解學生時,我就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的、個人的意義上吃透學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義上,遙遠地、視其為疏離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樣看待學科,就像我遠離自己的本真一樣。”
帕克·帕爾默說得多好,我們教師需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教學風格、認識自己的知識儲備、認識自己了解不了解學生等等。教師與教師的區(qū)別就在于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特點和教學個性。只要教師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優(yōu)秀的教學風格,就能夠吸引你的學生。教師還要清晰的認識自己的知識儲備。教學內(nèi)容是我們教育學生的載體,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儲備一桶水。教師只要擁有了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才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還需要認識自己的學生,認識自己學生的智力水平、愛好興趣和特點等等。教師在認識學生的同時也就認識了自我。
三、 學生要認可教師
學生要認可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要認可教師的課堂。一個受學生認可的數(shù)學課堂一定是合作探究、交流互動、寓教于樂的課堂。學生就應(yīng)該在課堂上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通過小組合作或獨立思考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則要營造寓教于樂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幫助學生提高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實踐證明,輕松和諧、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教師要善于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用寓教于樂的方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愉快和有趣。為此,我在數(shù)學教研組會議上,主持召開了題為《寓教于樂,值得探索》的教研組主題會議。帶著數(shù)學組教師共同欣賞了教師羅春的地理版本《小蘋果》、教師邱偉的化學版《青花瓷》和數(shù)學教師劉靜用自演自唱方式拍的《三角函數(shù)》MV,他們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數(shù)學教師學習。讓學生愛上我的課堂愛上我,學生十年之后,還記得在某一節(jié)課上我說過的話,或者講過的知識、思想、方法,這就是值得學生認可的教師。
四、 教師要認可學生
教師對不同的學生都需要充滿愛心,認可自己的學生。對待好學生,要愛的長遠;對待中等學生,要愛的深沉;對待學困生,要愛的寬容。每一個學生都是教師價值體現(xiàn)的花朵,有的開得早,有的開得晚,有的還不開花。不管怎樣,學生們各自有各自獨特的閃光點。教師就必須信任學生,引導他們將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放大。只有教師認可了學生,學生才會認可你這個教師;只有教師認可了學生,教師才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設(shè)計教學。教師認可學生,實際上更多的是愛學生、愛教學、愛崗位、愛教育的體現(xiàn)。
五、 師生共同認可、共同提高
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就如同兩位舞者的關(guān)系。要跳出完美的舞蹈,不是教師或?qū)W生單獨起舞,而是和舞伴的完美配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但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而且?guī)熒g應(yīng)該是和諧共生的關(guān)系。在學生問教師問題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會共同思考,學生會想這個問題我怎樣解決,教師會想我怎樣高效地給學生解決此類問題,學生存在這類問題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這樣教師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成長起來了,學生在教師的講解指導下也成長起來了。比如學生A通過QQ問了我一道題(這道題之前在班里已經(jīng)講過了):
生:已知x+y+1=0,則(x-1)2+(y-1)2的最小值是多少?
師:這道題的本質(zhì)是求直線上的點(x, y)與點(1,1)的距離的最小值。即點(1,1)到直線x+y+1=0的距離。
生:老師它后面那個根號下是圓嗎?
師:不是圓,圓可以用方程來表示,上面的表達式不是方程。圓是要有半徑的,(x-1)2+(y-1)2右邊沒有半徑。
生:那是啥?
師:點(x, y)與點(1,1)的距離,用兩點間距離公式。
生:老師那萬一點(1,1)在直線上呢?
師:因為1+1+1>0,所以點(1,1)肯定不在直線x+y+1=0上。
生:那如果(x, y)比(1,1)離那條直線更近呢?
師:點(x, y)一定要在直線x+y+1=0上跑,因為直線x+y+1=0中才有x, y,別的地方?jīng)]有。
生:哦、明白了,謝謝老師。
師:不用謝,加油哦,老師看好你。
通過師生共同認識此題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三處知識點不清楚。第一,圓的方程認識不清楚;第二,點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不清楚;第三,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理解不深,通常坐標系中的點我們用(x, y)來表示,但是直線x+y+1=0上的點不同于其他地方中的點,是有關(guān)系的可以表示為點(x, -x-1)。在以后講解該類題型時我會特別注意以上三點,我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學生對該類型題也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每次問我問題都會引起我新的思考,促進我新的成長。我和學生之間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雙向生命運動過程中共同認可,共同提高了。
總之,我認為師生都要認識自己,認可別人,從而達到雙方共同認可,共同提高。在施教與受教的過程中,師生交替遞進,螺旋上升,永無止境。
作者簡介:高博,陜西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莊宵斐,陜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