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秀
摘 要: 中職教學是以實踐為主的,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多以實際生活為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觸發感悟。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眾所周知,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舉出各種實例,刺激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應用意識,使其能夠提升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并在實際生活中發現與數學相關的現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無處不在的,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但就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現狀而言,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那么教師如何才能更好地將中職課堂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呢?本文圍繞“中職數學課堂融入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分析”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 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分析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以往很多教師對數學存在偏見,認為教學只存在于課堂中,只要讓學生學好對應的解題公式就可以了,但實際并非如此。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其實際應用性非常強,而中職教學的特色又是以實踐教學為主,因而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師應當結合生活中的元素和實例加以引證,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轉換成更加形象的案例,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發現數學中的生活元素
在以往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習資料都是由教師指定的,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只是機械式的執行教師布置的任務,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沒有自己的意識,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反映數學學習枯燥無味。另外,從學院的角度來看,很多中職院校對學生的專業水平知識比較重視,但對學科性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對數學的認識不足,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經常會忽視數學的存在,有些院校甚至直接取消了相關課程,導致學生接觸數學的機會越來越少,更別說讓教師在課堂中展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了。這不僅會影響到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職院校的發展。對此,為了能夠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分析,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升中職數學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生活化意識,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學習函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手機流量套餐為例,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讓學生分別計算出兩種套餐在什么樣的區域內使用是最劃算的,以此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其認識到,通過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有效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內容一般與實際生活的關聯較少,沒能將課堂知識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在一起,忽視了生活化教學的效果,仍舊采取傳統教學方式,顯然,這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問題意識的培養,其知識運用的能力也較差,導致很多學生產生“高分低能”的現象,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真正需求。因而,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目前學習的主要部分及數學知識的運用、經驗材料的數學組織化和數學材料的邏輯組織。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其思維方式和生活經驗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師也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尊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教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一切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在學習財會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企業生產中的消耗、收益及經濟效果三者做好分析對比,讓學生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 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相對來說自身基礎知識水平較差,和院校要求的標準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尤其是當下各院校進行擴招,導致院校學生整體水平較低,而很多中職學生對數學沒有好感,學習的信心也不足,在課堂上與教師也是敵對的態度,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現象,這極大地影響到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現代中職階段教學中,很多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還是傳統的“板書教學”和“灌輸式”教學,使用方法較為落后,缺乏生活化的指導思想,而教師又沒有發展的眼光,在教學方式的使用上缺乏創新和改善,所采取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極大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緊密結合實際生活,課堂缺乏新意,學生經常會感到枯燥無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迸發出厭學的情緒,喪失對數學的興趣。由此可見,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作為新時代教師,必須對以往教學方式進行優化,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科學的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使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加強自身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能夠逐漸使用自己的力量去單獨完成學習中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采取更加多元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如問題教學、任務教學等,幫助學生能夠結合以往經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加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集合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拿班上的學生舉例,讓學生一起參與課堂互動,分別讓班級中的學生以性別、身高、年紀等特征進行劃分,看看自己存在于哪個區間之中,由此再引出集合的定義和相關概念,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并且能對此章節的知識點記憶更深。而有效的互動方式也能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堂效率自然就會穩步提升。
四、 小結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積極引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給學生營造更多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感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玲.生活化教學方式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
[2]何紅軍.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