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君地


摘 要:長期以來,中學英語教學由于比較強調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寫”技能的訓練有所忽視。本文旨在從寫作的本質出發,討論如何進行能動性寫作訓練,并介紹“交流——互動”式寫作教學模式,以期探討優化寫作教學和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的途徑。
關鍵詞:功能性寫作;交互式;教學模式
一、 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由于受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理論的影響,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聽、說、讀、寫綜合訓練中,過于側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而對寫作技能的訓練有所忽視,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也相對薄弱。
近年來,中、高考試題中增加了書面表達,而且分值較高,寫作技能和策略的訓練才引起了中學教師的高度重視。但“給出題目,并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篇作文刀仍是傳統英語寫作教學的一大特點,并且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大量寫作練習基本上也是為了應付考試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目的、內容、文體、教師都已限定,甚至部分文字已經提供,這就導致了寫作的真實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被完全忽略,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被完全扼殺。顯而易見,傳統英語寫作教學由于過于注重寫作結果,過于強調語言的準確性,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寫作熱情;另一方面,教師也往往由于學生進步緩慢而感到失望。于是改革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模式成了廣大師生的共同愿望。
英語寫作本身就是一種交際手段,它應與學生的真情實感、興趣和需要聯系在一起,而不是一種機械性的操練。寫作也不完全是個人行為,而是發生在社團之中的行為。它的培養不宜總囿于采取學生單獨寫出作文讓教師批改的模式,而是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活動,經過討論合作完成。基于以上思考,筆者試圖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構建“交流——互動”式的寫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 理論依據
新課程標準對英語寫作重新進行定義,它從寫作本身和學生的特點出發,把原來簡單要求的“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達”定義為真正意義上的作文。英語寫作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此可見,注重結果的傳統寫作教學方式(the productfocused approach)已漸顯不足。
根據第二語言習得的“相互作用理論”和教育學中的“合作理論”,語言教學內容的組織可以通過交流和互動的模式進行。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適當組織各種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及全班活動,鼓勵學生交流意見和互相討論,共同完成寫作。
“交流——互動”式寫作教學是根據集體動力理論和動機理論,把課堂活動看成是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采用合作學習方式,樹立學生的寫作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認為進行“交流——互動”式寫作教學是可行的,如果教師指導得法,必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 “交流——互動”式寫作教學模式
依據寫作程序,把寫作分成三個階段:1. 寫前階段;2. 寫作階段;3. 寫后階段。教師從各階段入手,采取各種方法,形成學生寫作策略,提高寫作能力。
1. 寫前階段
寫前階段對整個寫作過程都很重要,是前提和基礎。教師應做好兩方面的準備。
A. 教師進行全班性的寫作動機,寫作需要及學生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調查和統計,制定《寫作教學大綱》,明確寫作目的;鼓勵學生勤寫英語日記和周記,記錄一天或一周的見聞,并自覺與同學交流(也可與老師交談):鼓勵學生開展廣泛閱讀、在閱讀報刊或雜志時,培養起學生摘錄好句子和段落的習慣;并從報刊、網絡、電視等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從而開闊視野、豐富文化背景知識。例如,在教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階段,教師可組織學生閱讀國內外一些有關體育運動,環境保護,假日旅游,名人軼事等材料,為后階段寫作做好充分準備。
B. 課堂寫作前,教師先給出一個主題,然后引導學生以brainstorming形式進行思考,教師(或指定的學生)按照發言順序在黑板一側記錄學生的想法。以人教版《英語新目標》八下Unit 9為例,筆者先給出主題Singapore,然后引導學生進行brainstorming。其圖表如下:
此外,教師也可引導學生進行看圖說話或口頭表達訓練。最好能以小組為單位,先由一位學生說最簡單的開頭,然后由其他學生依次繼續。組長做好記錄以便集中后進行組間交流。筆者認為寫前階段準備得越充分,對寫作階段、寫作后階段的教學促進就越大。
2. 寫作階段
交互性寫作教學有多種訓練形式,筆者設計了以下幾種方式:
A. 班級集體寫作方式
教師或學生給出一個題目,然后讓學生在黑板上你一句我一句接力賽似地共同寫一篇作文。寫完以后,讓學生自愿到黑板上改正其中的拼寫、語法錯誤,也可以由教師點名讓學生來改。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在集體創作、集體修改、集體欣賞的過程中得到啟發、鼓舞,從而增強信心。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 2后,筆者給出題目Spring Festival,先讓學生自愿輪流在黑板上寫,再根據教師和其他同學的修改,最終成文如下: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It lasts for about two weeks in the first lunar month.
Families get together to have a big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Always, they eat dumplings. Then they watch TV called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Party on CCTV. In the midnight, people set off fireworks for the coming new year. They are very lively and beautiful.endprin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do a lot of things, such as eating and drinking, playing cards or majiang, visi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so on. Children always wear new clothes and get money from their senior ones. They can buy everything they want.
Spring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and exciting festival. Dont you like it?
這篇短文思路清新、語句通順、要點突出,充分顯示了集體寫作的優勢。
B. 小組集體寫作方式
教師或學生確定寫作內容,學生組內討論后著手寫作,各自完成后,先由組內匯報,再由組際間同學互相反饋,進而修改完稿。另外,也可選定調查內容,各組分工進行課外調查。回來后,先由組長組織組內匯報,后全班交流,再動筆分頭寫作。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能力。例如,筆者在教了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九年級Unit 13后,發動學生以組為單位,用兩周時間對市內靈江的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學生積極性很高。一些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走訪了靈江兩岸的許多居民和工廠,回來后深有感觸一口氣完成了相當有意義的報告。最后,筆者選出幾篇最佳報告,在校英語雜志Sunshine上發表。
C. 個人寫作方式
現代寫作觀認為,教師要在不影響學生自由發揮的前提下使學生在語言上得到提高。為此,教師可向學生提供一批有關某個話題的詞語,讓他們任選一半用于作文,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又提供了學生豐富的想象發揮的空間。另外,教師也可通過“對話式日記”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事情,教師閱后,只寫感受,不作評改,以此提供間接的寫作指導。再者,假如學生英語程度較好,可鼓勵他們進行自由開放式的寫作,學習使用各種文體,如書信、賀卡、通知、詩歌、戲劇等。個人寫作方式強調寫作的實用性,對學生的寫作是一種極大的鼓舞。
D. 社會實踐性寫作方式
教師盡可能地創造條件,通過讓學生采訪外教或與外國友人通信,打電話,發Email等形式,寫出報道性文章;教師也可鼓勵學生給朋友、家長寄英文書信,制作賀卡,以最大的限度使用英語。此外,如有條件可以組織英語晚會、英語周以及英語夏令營活動,寫出紀實或專題文章,鼓勵學生向各類報刊、雜志投稿。這種方法能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能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例如:在教人教版《英語新目標》七上Unit 8后筆者要求學生買來明信片,制作英語課程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當學生感受到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而不是一種考試工具時,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更加高漲。
3. 寫后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包括作文的批改、作文評價和作文的展示。
A. 做好寫后文章的批改,提高書面表達的準確性。在批改形式上,教師可采用教師全批、學生自改、學生互改:其個別面批等批改形式。教師要批改學生每周的寫作作業,修改學生在寫作中帶有普遍性的語法錯誤,及時反饋自己的看法,并將優秀文章在班內展覽或宣講。學生自改能使學生由作者變成讀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負責的態度,并能促使學生學會思考,隨時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反思寫作經歷。學生互評能使他們學到彼此的長處,又多了一次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的機會;教師面批能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提供審題思想,讓學生有機會和教師比較自己的構思。
B. 在寫作評價上,建立學生寫作檔案制度。學生檔案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寫作學習中的作業分類保存,用以記錄,展示其在寫作方面的進步和成績。學生的寫作檔案能體現學生寫作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個性風格,以及在寫作方面的優勢和不足,會增強學生寫作積極性和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C. 教師應盡最大可能展示學生寫作成果,如定期開辦寫作園地、出版英語墻報、舉行寫作比賽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作文評選活動,并將優秀作品匯編成冊,進而推薦到各級各類報刊和雜志上去發表。
以上這些做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動機和興趣,還可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氣氛,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四、 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 教師的角色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牢記“以學生為中心”原則,發揮自身主導作用。教師不但要積極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提供思路及展示范文,還應根據不同體裁的需要,給學生收集、整理相應的短語、表達法供學生參考;教師還應盡可能多地考慮師生之間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把握好各環節的進度;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水平的不同狀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寫作比賽、出墻報等各種活動。
2. 平衡寫作過程與結果的關系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注重結果法”還是“注重過程法”都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應用。“過程法”也有其不足之處,它對如何模仿各種體裁的文章,如何謀篇布局注重不夠,而這正是“結果法”的長處,所以應正確看待“結果法”和“過程法”,使它們取長補短、有機結合。
五、 結束語
“交流——互動”式英語寫作教學僅僅是眾多寫作教學方法中的一種,是筆者所做的一種有益的嘗試。但這僅僅是開始,對于寫作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寫作動機和興趣及學生寫作策略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對于如何將過程寫作同結果寫作相結合還需進一步探討。以上是筆者的一些粗淺看法,純屬拋磚引玉,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斧正。
參考文獻:
[1]Arthur Brookes & Peter Grundy. Beginning to Write.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10.
[2]H. 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David Num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
[4]張正東.“外語教學與第二語言教學的差異(上)”.《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0.
[5]朱國林.“討論——協作式寫作策略教學的實驗報告”.《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0.
[6]黃光輝.“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
[7]葛文山.“緊扣課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