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騰飛,信息技術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難以估量的重要角色,并開始迅速流入到教學當中。無可避免的,信息技術同樣也開始迅速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數學教學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整合,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信息技術
隨著素質教育大刀闊斧的前進,信息技術開始被引入到了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當中,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給淡而無味的數學教學課堂注入了一汪活水,使其枯木逢春,煥發新生。下面筆者將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來淺論一下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的幾點感悟與體會。
一、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意義
1. 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僅賦予了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鮮活的生命力,使其邁入一個新的教學天地中,而且對于開闊學生和教師的視野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信息技術的投入,極大地豐富了數學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2. 優化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復雜而抽象的算法程序、幾何理論,使小學生討厭數學的現象日益突出,上數學課對他們而言,漸漸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但是通過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將如白開水一般乏味的數學教學課程變得多姿多彩,能將一些原本難懂、籠統的數學問題,更加直觀明晰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化繁瑣雜亂為簡單明了,使學生對知識的盲點、重點和難點一覽無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長方體、圓與球體之間的變動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動態演示,將平面圖形生動形象地轉化為立體圖形。通過這種方法,能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情緒,不再對數學這一門課程畏之如虎,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方式發生質變,由“被動灌入”轉換為“自主求知”。學好小學數學也將不再是困擾孩子們的難題。
二、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在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1. 教師過度的依賴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傳統的數學教學現狀,但同時也誘發了一些不良的教學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數學教師開始過度地依賴信息技術,自身對教學課程缺乏深究與探索,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基本摒棄了“黑板式教學”,嚴重地違背了讓信息技術走進數學課堂的本意。
教師應當從實際教學的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去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而不是毫無章法的過度濫用,令信息技術占據教學的主導位置。數學教師應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種種教學便利的同時,牢牢抓住傳統的數學教學優勢,只有將兩者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理想的數學教學方式。希望廣大數學教師以此為戒,去妥善地利用信息技術,讓它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切勿受其所累。
2. 教師不愿意使用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以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融入到了數學教學這個領域中,但由于很多教師受傳統數學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信息技術始終抱著一種抵制的態度,信息技術意識淡漠,成為他(她)們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一大障礙。還有一部分數學教師(尤指上了歲數的老教師)純粹是因為自身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不高,或者壓根就不懂得如何應用,從而令他(她)們排斥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在情感上,更不愿意花費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身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通過不斷完善提升自我,來適應未來日新月異的教學新形式。教師要深刻地意識到,掌握信息技術不僅是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更是現階段素質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另外,學校應定期展開對教師的培訓,以此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通過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考核標準,來催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水準。
3. 過度依附網絡資源,忽視其他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很多數學教師為了減輕自身負擔,開始投機取巧,將網絡中形形色色的教學資源作為自己的授課內容,極大地抹殺了教師自身的創新思維,缺乏自身教學的鮮明特色,無法吸引學生,給將來的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數學教師要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對教學始終保持一顆熱忱的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盡量自己去設計課件,通過自己對教學課程的深入查究,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魅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走進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數學教學方式存在的缺陷。不過,自古以來利弊相依,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諸多優勢的同時,也要規避其帶來的一些弊端。如何把信息技術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手段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以達到理想化的教學目的,還需要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積極地去摸索與嘗試。因此筆者在這里向廣大數學教師發出強烈的呼喚,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吧!
參考文獻:
[1]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劉新田,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梅城鎮紫云完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