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摘 要:實驗在生物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學亦是如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因此,教師應當不斷的對實驗教學進行探索,從而尋求到更佳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作為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機構成部分,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形勢下,隨著課改的推進,生物實驗無論是學習的內容還是考察的內容都有所增加。生物課堂教學本來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那么生物教師必須重視實驗教學,并且自覺的創新實驗教學的方法,在實驗課堂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心理表現,是一個人獲得知識、開闊視野、努力學習的強有力的內部驅動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形成生物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知識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但是在高中教學中,教師為了趕進度,縮短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原本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實驗被老師一步一步引導的實驗所代替,這使得學生對生物實驗喪失樂趣,從而對高中生物的學習失去興趣。實驗除了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和易于激發學生直接興趣等特點之外,還具有一種目的性操作活動的特點,使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滿足他們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最后獲得實驗成功,此時由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興趣和學習愿望,轉化為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所以說,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二、優化改進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
一些生物實驗的成功率和可操作性并不理想,因此,教師需要合理的優化改進實驗內容,確保實驗的順利開展。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在課前深度的鉆研教材并且研究實驗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教材內容特征來安排教學內容。在優化改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并且確保實驗流程的流暢性,同時,還需要準備好實驗掛圖、標本以及材料和藥品,確保實驗課的順利進行。對于改進后的實驗流程,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驗步驟以及方法做一遍實驗,這樣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優化設計中的問題,并且探索更好的方法,從而發揮實驗教學的最好效果。
比如,在開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這個課程中,如果完全根據教材中的步驟進行實驗,難以達到滿意的成功率以及效果。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合理的改進實驗流程。第一,教師可以改變實驗的材料,教材中使用的是洋蔥根尖,因為氣候以及洋蔥生長實驗的影響,這種材料并不適合。教師需要引入多種材料,比如小麥、蔥、大蒜以及大豆等等。經過多次的研究和分析發現打算可以當作有效的實驗材料。大蒜的有絲分裂比較多而且十分活躍,比較容易進行觀察。第二,大蒜具有排列稀疏的根莖細胞,有利于學生的染色以及解離,所以說這種材料十分適合引入實驗研究。教師不僅可以從藥品、設備以及材料方面進行改進,還可以改良實驗的步驟,在實驗開始之前加強分析,最終確保實驗效果的體現。
三、注重高中生物實驗活動的探究性
實驗活動的開展,是學生學以致用、學思并重、全身心多重感官有效投入的過程。在試驗實踐過程中,學生思維得到多維度地刺激與訓練,身體各項機能協調統一。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所開展的實驗活動,多是以對教材知識的印證為主,導致學生實驗探究活動是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機械性操作。學生對于實驗的目的、步驟甚至實驗結果都了然于心了,所以印證性實驗活動的開展,不僅制約力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何不結合教材所提出的實驗任務,或對其實驗任務做一些改變、或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實驗活動,以此增強學生思維探究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獨立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型的實驗活動,會給學生的實驗心理帶來全新感受,學生意識到不需要按照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講授的那樣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是需要自己真正地動腦思考、動手實驗。以此,學生的“活性”會更強,才能夠主動投入、用心操作。
四、實現生物實驗教學和多媒體的融合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在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么在教育教學領域也是如此。為此,高中生物實驗教師一定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做到與時俱進,融入新思維,自覺的在教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兩者,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做好準備。信息技術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擁有自身的優勢,可以實現聲文并茂,利用自身具備的信息存儲、刪減、播放、編輯等功能,把理論性和抽象化的知識轉變為直觀的形象化知識,實現知識呈現方式的多元化,圖片、視頻、音頻、圖形等呈現方式,這與傳統的教師口授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實現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式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創新工作思路,優化教學設計,緊扣教材內容和學情,自覺的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
五、運用多元的評價方式
每一位學生都生活在集體中,他們都離不開集體的關心與認可,他們都希望能展現自己的重要價值。為此,高中生物教師唯有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才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欲。這就需要生物教師將對學生的評價納入整個實驗過程,使學生通過評價全面地認識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勇于改進自己的缺點。高中生物教師在點評學生時,既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以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體地說,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其他同學的評價考核學生,了解學生的具體表現。此外,生物教師還可以通過紙筆測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測評,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參考文獻:
[1]朱福祥.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5).
[2]戴莉莉.高中生物實驗優化策略之初探[J].文理導航,2017(26).
[3]馬金枝.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初探[J].中外交流,2017(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