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
【摘要】 數學在中專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然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困生成為中專數學教學的難題。對中專數學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探究,提出學困生轉化的方法,為中專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專 數學教學 學困生 轉化方法學困生是指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這些學生都存在著知識基礎、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所以要對學生進行轉化,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中接受數學知識。學困生的轉化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保證學生素質能夠全面發展。
一、中專數學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對于數學教學中的學困生來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身原因
學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數學基礎差,二是學習習慣較差,三是學習方法不正確。
在數學基礎方面,中專生是由于中考成績差,不能到普通高中學校去讀書,只能到中專學校學習,這樣造成中專學校的學生基礎課成績差,特別是在數學成績方面。
在學習習慣方面,有的學生在進入中專學校之后,依然是和初中一樣,隨著教師的思路運轉,沒有自主的學習,課堂上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有的學生甚至作業都是由他人代完成,或抄襲他人作業。
在學習方法方面,大多數學生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是針對課本上的定義公式,進行死記,不進行例題練習,缺乏對數學公式的理解,知識的學習不系統,導致成績不高。
(二)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缺乏
數學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交流學習的過程,但是有些教師相對嚴厲,使得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遇到問題,不敢去問教師。有的學生不會積極的去和數學教師請教問題,導致數學問題越來越多,難點越積越多,最后學生對數學失去信心。
(三)教學理念落后
很多中專數學教師把數學成績的不理想歸咎于學生的基礎差,認為只需要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公式,并且能夠套用就可以了,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重視學生自身的發展,這種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很大。
(四)教學方法陳舊
中專的數學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只注重講課,傳授知識,忽視學生的參與,一味的重復數學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反感,導致數學教學的質量不高,造成學困生的大量存在。
二、中專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方法
(一)學生興趣的培養
數學是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和抽象性的一門科學,數學具有的這三個特性,使得數學學困生大量地存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自身的思維還停留在初中階段,所以抽象性成為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使用直觀教育,學生能夠對數學問題有著新的認識,對數學中的概念和性質有著清晰的了解。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利用語言的藝術,使數學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能夠在生動、有趣、自由的教學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學前,教師對教案進行精心的設計,教學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使學生理解基礎的知識,由淺入深,引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達到學困生轉化的第一步。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是形成課堂互動的重要方法,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中,要通過豐富的知識吸引學生,使學生對教師的個人魅力的關注轉移到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對學生一視同仁,保證公平性,不同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進行充分的解答。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情況要有著足夠的了解,教師要對學困生加以重視,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并給予全面的解答,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加深,喚醒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困生能夠通過教師的鼓勵和信任,對學習建立信心,使學困生進一步的轉化。
(三)改善教學理念,分層次教學
教學理念的改善要從教師自身做起,中專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學習這樣的理念來進行數學教學。教學效益不是取決于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所講知識的多少,而是在規定時間內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多少。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還要進行舉例說明,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只進行公式的套用。教學理念的改善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還能提升教學的效益,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著與其他學科不一樣的理解,學困生能夠自主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分層次教學是建立在對學生知識基礎充分了解之上進行的,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都不相同,數學教師要對相似的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分類,把學生按照數學基礎分成三類,在進行目標劃分和學習任務布置上也分為難、中、易三類,對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對相應的學習內容達到深度的理解,這樣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水平的提高。而且使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提升上來,使學困生的數學知識能力也有著一定得的提升。
(四)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味的教師講,使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停留在抽象的一面,數學知識沒有直觀的表述,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不深刻,學困生對于數學只是應付,不能真正的學進去。
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首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師作為引導。教師通過教授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有效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保證學生對數學教學中思維的拓展。使用鼓勵式教學和興趣式教學方法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學習和知識的鞏固。
鼓勵式教學方法,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不論學生回答的對錯都進行鼓勵,這樣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能夠積極的進行問題的提出和回答,特別是學困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困生要利用語言的藝術,多對學困生提問,回答的對錯無所謂,要鼓勵學生敢于回答問題,多次的回答問題會讓學困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不斷的學習,而且回答問題的錯誤能夠使學生增加對問題的相關知識的印象,使學困生能夠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當學困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時,數學教師的目標就已經完成一大部分,其余目標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持之以恒的學習才能達到。
在進行傳統教學改變的過程中,要設計新鮮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系統有效的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教學之前讓學生進行預習,等學生對數學課本上的知識充分的理解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不論是困難的還是簡單的問題都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解答。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數學課本中的知識充分的理解,而且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著充分的了解,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打下知識基礎。
三、結論
學困生需要時間進行長期的轉化,中專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數學興趣的培養,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并且改變教學觀念和方法,能夠使學生對中專數學進一步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嚴少英.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教育轉化初探[J].教育觀察,2012,(08):67-69.
[2]封晶.淺談中專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方法[J].科學大眾,2013,(01):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