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李靖舒
摘要:網絡多媒體環境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應建立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系統,完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促進學生英語成績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環境;動機;成績;相關性
近幾年來,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大學英語教學也形成了新的模式,將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快捷的學習模式,從而提高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同時,新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更符合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需要。
一、 大學英語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習活動、確定學習目標以及引導、維持、調節、強化學習者學習活動的內部機制或內在歷程。英語學習動機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學習者的學習動力來源于自身興趣、愛好和其求知欲等內在因素;外在動機指在學習活動之外,由外部誘因而激發出來的動機。
二、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對學習動機的影響
1. 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被動學習成為一種愛好,增強內在動機。
一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感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來說,了解英語系國家的文化背景、歷史、社會發展和人文知識是學習英語的目的和動機。網絡多媒體環境正是利用自身優勢,圍繞特定主題搜尋和組織相關文本、音頻和視頻資料,使單一的教學內容以多元化方式呈現給學生。網絡多媒體材料提供了真實的語言文化環境,情景真實、生動和自然,吸引學生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
2. 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創造更加有效的課堂模式,促進學生的知識型內部動機。
網絡多媒體技術提高了課堂容量,使課堂更加充實。傳統的英語教學把時間花費在講解語法和詞匯內容上。這降低了課堂效率,并且沒有將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作為主要目的。而網絡多媒體技術則幫助教師預先將課堂內容進行有效整合,教學材料在視覺上更具觀賞性,便于操作的特點又為課堂授課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材料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量,促進學生的知識型內部動機,從而使學生樂于探索新知,將學習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 網絡多媒體環境有效地促進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實現和推廣,增強了英語學習者的成就型內部動機。
網絡多媒體環境良好的開放性、廣闊性和交互性為學習者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學習環境,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就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設施狀況來看,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圖書館提供的網上資源、廣播電臺和有線電視這些硬件設施都提供了開放的網絡學習環境。
課前,教師利用計算機、電子郵箱、相關網頁、網站、PPT課件等技術將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對所學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激發了其對課堂學習的興趣。
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設備展開課堂教學,將課程內容呈現給學生并進行講解。教師起到教學組織者的作用,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堂教學后,教師將課后復習與練習的內容發到網絡上,以共享的模式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展開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的課后學習進行批閱和指導,真正展開了師生之間的指導和交流。
網絡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環節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增強了英語學習者的成就型內部動機。
三、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學習動機與成績相關性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該學習模式與學生成績的相關性不僅應該考查學生的期末成績,也應該以網絡多媒體環境為基礎,開展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系統,并建立網上公開評價體系。
1. 建立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評價體系,確保學生的成績客觀、公正。
對于網絡多媒體輔助下的自主學習模式,設計相應的評價體系是極其必要的。客觀、公正、公開的評價體系能夠規范和促進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同時,學習者的努力和參與程度也會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更能激發學習者繼續開展網絡多媒體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熱情。
2.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合理的自我評價和客觀的互評系統,讓學習者的成績體現更全面的因素。
自我評價是指學習者對學習進度、持續時間、參與的程度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的自我評價。它是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學習者及時地對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反思,更好地調整學習方式與進度,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與成績。
互評是指學習者之間對學習進度、參與程度和小組貢獻等因素進行評價。在互評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根據對其他人的觀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互評可以使學習者更加清楚彼此的學習進度和努力程度,從而更努力地參與學習,整體地促進英語成績。
3. 教師應建立完善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體系,促進學習者英語成績的全面提高。
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教師應建立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主要對學習者在學習中的表現、參與程度、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做以評價,這可以幫助學習者調整學習方式和進度。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習者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檢測,包括期中、期末考試等。教師應建立公開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和效果進行階段性、跟蹤性的評價,這使得學習者更加了解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促進其成績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賈亞麗.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13):83-84.
[2]蘇長蘭.如何利用多媒體開展英語趣味教學[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6):35-37.
[3]王建麗.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構建[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5):92-94.
[4]吳玉倫.論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0,(1):117-119.
[5]周宇飛.淺談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3,(24):132-133.
作者簡介:
李哲,李靖舒,講師,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師范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