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絡滲入到人們生活的各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而且,信息技術也逐步走入校園,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深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信息技術應用與小學語文教學也是一種大勢所趨,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并在教學實踐中予以充分的利用,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應用現狀
小學生由于其身心發展都還處于初級階段,其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比較強,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比較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只注重講解教材上的文字內容,則很難在一堂課的時間內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法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抵觸情緒。要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來輔助教學,將教材內容可視化、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以積極主動的主人公態度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探究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并未充分發揮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未能得到顯著的提高。下面,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信息技術存在的相關問題做相應的分析。
1. 教學觀念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早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前,我國絕大部分小學已經適當地配置了信息技術教學設備,用來輔助各門課程教學。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舊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注重讓學生背誦、記憶,使學生始終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其主體性未被重視起來。這對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及熱情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課堂難免會產生厭煩情緒,這無形中影響著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這和新課標、素質教育的目的無疑是背道而馳的。
2. 在教師職業技能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時代快速進步,信息技術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了解卻未能跟上前進的步伐。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多為老教師,他們堅持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同時,他們也沒有接受過相應的信息技術設備的實用培訓,對信息技術的了解甚少,學校的信息技術設備成為了一種擺設,甚至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的樣品。另一方面,有的年輕的教師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但又堅持為信息技術是從,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忽視了語文教學內容背后的人文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開展語文教學的初衷,這必然導致語文教學進入一個誤區,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另外,小學在師資的補充上存在不足的情況,剛畢業的、對信息技術熟悉的年輕語文教師較為稀缺,這導致了小學語文教學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不高。
3. 不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許多語文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時,將過多的重心放在了課件的制作上,在課堂上也是直接照著課件的內容讀給學生聽,或者課件制作得過于花哨,不能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依舊處于被動的位置,對整個教學活動的緊張處于迷茫的狀態,這對學生理解和把握語文知識是十分不利的,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致。例如,有的教師在教授《月光曲》時,整堂課都在播放與貝多芬相關的資料和視頻,以及《月光曲》的相關片段,在讓學生充分體驗世界名曲的意境時,卻忽視了對文章人文內涵的把握,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也沒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得課堂教學內容主次不分,沒有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二、 如何改善當前的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應用現狀
1. 組織教師參加培訓,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要想提高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效率,離不開學校創造條件讓小學語文教師參加信息技術設備使用的相關培訓,一方面,可以讓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規范,另一方面,也會讓教師們意識到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進而自覺轉變教學觀念,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主人公的學習態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培訓中,教師也會深受新技術、新的教學理論的影響,自覺轉變教學觀念,將“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到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以小學生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較強、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較弱的特征為考慮因素,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更加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2.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貼近小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想要使信息技術發揮較大的積極作用,離不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其做合理的利用。小學生由于天性愛玩、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且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弱,對較有深度的語文知識的學習是比較吃力的。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自己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加積極、自主地展開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例如,在教授《蜻蜓和螞蟻》一文時,教師就可以搜集大量的圖片和視頻來創設教學情境,學生通過看視頻和圖片,對蜻蜓和螞蟻有更形象的理解,學起課文來也更加容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當場作答,然后教師再進行點評、引導,師生之間應始終保持良好的互動,這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是十分有用的。
總之,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設備能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相當重要的幫助,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等都具有積極意義。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李云.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6,(08).
[2]張代文.基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完善對策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3).
[3]韋芳,覃賢.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基于課堂觀察的分析[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28(05).
作者簡介:陸偉,江蘇省邳州市,邳州市炮車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