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習性活動區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區域孩子們非常喜歡,甚至會出現區域爆棚的現象,但是有時我們也會看到個別區域出現“無人光顧”的現象。比如語言活動區域,就是其中一個區域。在我帶班經歷中經常可看到,語言區中只有寥寥幾人在看書或干脆無人到訪,針對這些現象怎么辦呢?接下來我簡要談談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和我自己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語言;活動;創設;指導
一、 語言區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內容的單調
如果你走進一個班級語言區,你會發現很多班級圖書架即作為語言區,上面材料只有寥寥幾本的幼兒圖書,且這些圖書很多是幼兒翻過多遍或破損嚴重甚至是不適合幼兒閱讀的識字類圖書。可想而知,這類圖書早已讓幼兒失去了看書興趣。而語言區中除看書還是看書,孩子還小,很多幼兒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至于無心參與到語言區活動中來。
(二) 教師布置如何指導
很多教師在語言區中出現了要么放任自流,即幼兒想怎樣就怎樣的狀態。很多情況是幼兒雖在翻書,但卻是跟旁邊的幼兒在嬉戲玩耍,根本無心閱讀。還有的教師限制了幼兒的活動,比如本次活動是要看完一本書或講一個故事。這樣導致的后果是前者孩子玩弄書籍,后者因為有任務的限制,早已喪失了看書的興趣。
(三) 區域的干擾
語言區是偏靜類的區域,可是在區域設置的時候,很多教師沒考慮到這個因素,將語言區多設置在幼兒流動性較大或要發出很大聲音的區域旁,以至幼兒在語言區根本不能專心地開展活動。
二、 如何解決語言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提供豐富材料,讓幼兒愿意聽、有的說、有的演
在《指南》中語言領域主要就分為傾聽與表達和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大塊。可見這四項是幼兒期語言發展的主要內容。大家都知道只有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幼兒才有興趣來活動,那么怎樣的材料是幼兒感興趣的呢?先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首先是要生動形象的,還要有趣味性的游戲材料,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參與欲望。下面我簡要介紹幾個比較有效的活動材料。
1. 故事板:在我班的語言區中,我放置了一個故事板,即用塑封膜塑封好以后分割成四塊四條分別貼在KT板上,另外再在網上找一些關于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的圖片塑封好后放在四個籃子里。孩子們可隨意從籃子內取出幾樣,根據自己選擇的圖片進行簡單句式的講述。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根據自己能力隨意選擇一樣或幾樣進行看圖講述,也充分滿足了不同幼兒的能力需求。
2. “電視機”:在我班的語言區中,還有一個“電視機”即大紙箱,立起來,然后在中間開個口子,想表演的孩子站到中間來表演,其他孩子可以做觀眾坐在下面。活動內容可以是“新聞播報”,也可以是“情景再現”,或者“故事展演”等內容都可以展現。
3. 錄音機:我發現錄音機真是一件非常利于孩子發展語言能力的工具。它可以播放與教材同步的故事,幼兒邊閱讀操作材料邊傾聽;還可以老師事先錄好一段與幼兒對話的故事錄音,然后幼兒可按照老師指導進行閱讀。因為是自己老師的聲音,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是比較集中的。
4. 兩人轉舞臺
這個場景的設置比較私密,一般該區域是兩個幼兒參與,我用KT板中間隔開,孩子們可兩兩說悄悄話,也可開展兩人游戲如聽指令做動作、說猜游戲等活動。這樣私密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友情。
(二) 劃分有效區域,讓幼兒愿意聽、專心說、專心演
我覺得語言區的創設不一定要專門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但卻是一定要老師在劃分總體區域的時候特別思考的區域。因為語言區很多活動需幼兒專心地看、聽、說,這就需要語言區一定要在盡可能是不被人打擾的區域內開展活動。所以我在劃分的時候一般是選擇采光好、比較私密,且人流量比較少的區域開展。可以是特定的一個較大區域,也可以是比較小的區域,這是根據區域的內容所決定的。
(三) 教師有效指導,讓幼兒主動聽、深入說、深入演
因為經常發現語言區的幼兒需要老師的指導,如果老師一旦脫離,孩子們就會出現盲目、無所適從的現象,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有效指導必不可少。下面簡要說說我的一些指導方法。
1. 不輕易干預法: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越短。可是孩子一旦專注地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成人就不可以輕易地打斷他。比如,某幼兒正在非常專注地看一本自制圖書,他會邊看書邊講述書中內容,表情專注認真,時不時地沉思,時不時地雀躍。如果這時老師中途打斷他,那么他的思維也會中斷。
2. 隨時關注法:其實不管在語言區還是其他的區域,當孩子們開展學習性區域活動的時候,我更多的時候不是介入到孩子們的活動中,而是縱觀全局,作為“局外人”的姿態,觀察孩子們一舉一動。很多時候他們是獨自或與同伴進行游戲的。而作為語言區這個需要幼兒深入思考的一個區域,我也是采取同樣的方法。我往往會遠距離觀察每個幼兒的一舉一動,給予幼兒充分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幼兒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發揮。讓內向的幼兒充分展示自我;讓外向的孩子大膽地與同伴交往游戲。而當幼兒碰到困難的時候,老師再適時地介入進行引導教育。
3. 個別引導法:一個班級中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每位幼兒擅長的領域也不同,同一領域中的各個方面也有不同,針對這些不同,我主要采取的是個別引導法。特別是班中幾個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不喜歡該類游戲的孩子,我會讓他們自由選擇語言區中的內容,然后再一對一地進行個別指導游戲。比如,上次睿睿小朋友在閱讀圖書《花蛇彎彎》中,一會兒他就把整個故事“看”完了。他急著想交換圖書,這時候我就及時地介入其中。我問他幾個問題后,孩子均回答不出來,可見他只是在完成任務而已。于是我就與他共同閱讀,有時用提問的方法,有時用猜測的方法,漸漸地他理解了故事,也初步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
4. 輔助教學法:語言區的活動不外乎發展幼兒的傾聽、表達、閱讀、書寫準備這四個方面,所以老師在活動中可以充分借助錄音機、電視機、電腦、投影儀等一些現代多媒體設備進行活動。因為這些輔助工具往往能提供生動的人物形象、直觀的聲音,能吸引幼兒。所以在語言區中我們可以盡可能地利用這些輔助設備。
三、 結論
語言區活動有它獨特的魅力,需要老師用心、專心、走心地創設,希望語言區活動也能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學習區域活動中心場所。
參考文獻:
[1] 徐春芳.讓語言區綻放光彩——我園語言區創設與指導策略例談[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01):31-32.
[2] 湯晶晶.幼兒園語言公共區域的創設與指導[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14(03):109-111.
作者簡介:
李筠景,江蘇省太倉市,江蘇省太倉市新區幼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