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制圖是中職教學中重要的科學,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增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要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文本針對機械制圖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如何合理開展機械制圖教學的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機械制圖;合理開展;探究
一、 傳統機械制圖教學方法的主要問題
傳統機械制圖教學方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過于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剝奪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主動權,使學生不敢問不能問進而逐漸淪為學習的工具。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這就要求學生在工作和學習中要善于團結合作不要搞個人英雄主義,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較少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所以學生不知道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同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還存在不能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的問題,教師的講課方式過于呆板,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簡單的書面講解不能使學生對知識產生直觀的認識。
二、 機械制圖教學合理開展的方法策略
(一) 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機械制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又需要大量實踐操作的綜合性學科,教師根據機械制圖的特點應該不斷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管是學習專業課還是在未來的工作中都需要與圖進行接觸,學生如果不能有效掌握機械制圖就很難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創新發展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將技能應用于未來的工作當中。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傳統的以教師講述知識點為主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教師講述為主以學生自主討論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將45分鐘的對知識點的講述時間轉換為教師30分鐘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和15分鐘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時間,這樣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了話語權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使用直觀教學
所謂直觀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抽象的理論以實物或是掛圖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時,教師可以將這些組合體進行拆分,分成一些學生熟悉的形體,比如長方體、圓柱、圓錐等,并讓學生掌握如何通過空間圖形分析教材中提到的視圖,教師的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視圖并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將復雜的視圖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圖形。這種直觀教學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投影規律的理解并能將視圖和圖形進行有機的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學生能在腦海中對理論知識產生直觀的印象,進而在大腦中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還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為未來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 利用多媒體與理論知識的講解進行有效的結合
多媒體設備是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應該將多媒體的使用與對理論知識的講解進行有效結合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將文字、圖片、視頻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而且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利用多媒體設備與教師對理論知識講解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能力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中無法將部分理論知識解釋清楚的現象。例如教師在教學《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時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定不能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而且隨著教師對知識的講解學生還會陷入厭倦學習的狀態甚至有的學生對教師講到的知識處于越聽越亂的狀態,但是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對物體進行投影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投影原理和三視圖,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設備時讓學生回答問題“同學們通過老師大屏幕上播放的觀察到了什么”,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三視圖形成和展開的過程”,教師笑了笑回答說“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老師剛剛演示的就是三視圖的形成和展開過程”,這樣將演變的過程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便于形式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當中
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不僅是實踐參與更是思維參與,學生的思維能跟上教師上課的步伐,換句話說這種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當中的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應該不斷創新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思維參與其實也是一種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思維參與教學大概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二是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或是其他學生解決問題,這兩種提問方式都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在解決機械制圖的實際問題時能夠多角度多層次考慮問題。所謂實踐參與指的就是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創設的場景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教學機械制圖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設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基本體的截切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景從而讓學生參與模型制作,并親自動手截切,然后觀察截交線的形狀,引導學生尋找截交線的求作方法,在這個情景模式中提高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基于這樣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扎實學生的理論基礎,然后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機械制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從而為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扎實理論基礎之后更好地指導繪圖實踐,在工作中可以做到服務于生產。
三、 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合理教學有利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產生直觀的印象進而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胡建生.機械制圖(第1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楊同亮,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