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新課標倡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文首先討論了發散思維的特點:即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多感官性。再分別以這四個特點為出發點,探討如何結合小學英語課堂和小學高年級兒童的思維及認知發展,設計發散思維任務,以提高小學高年級兒童創造性英語口語能力為落腳點。
關鍵詞:高年級兒童;發散思維任務;創造性英語口語
一、 理論基礎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力的核心是發散性思維。對于小學兒童而言,他們處于“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階段,高年級兒童的抽象思維已相當發達,甚至可以說已占優勢。因此,在英語課堂中創設發散性思維任務,不僅符合高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而且能對提高其創造性英語口語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二、 發散思維任務
(一) 整理已學內容,主動積累——流暢性
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的特點。流暢性就是觀念的自由發揮,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生成并表達出盡可能多的思維觀念以及較快地適應、消化新的思想概念。在教授五上Unit 4 Hobbies(譯林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2013年,下同)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圖片出示興趣愛好,如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這些都是已經學會的比較簡單的表達,學生根據圖片便能說出單詞或詞組,學生已經儲備的記憶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啟,繼而能夠說出skate,ski,play table tennis,swim甚至是本節課的新授詞組。學生的表達欲望被激起,看著由自己思考而豐富hobbies的種類,內心充滿了自豪感。
(二) 靈活運用句型,正向遷移——變通性
利用發散思維的變通性來設計教學活動就是克服人們頭腦中某種自己設置的僵化的思維
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思索問題的過程。五上Unit 6 My efriend的Cartoon time中學
習了一個句型“Sam has many fish, but Bobby does not have any.”教學中的一項任務是
要求孩子們套用這個句型造出更多的句子。一開始的時候并不順利,孩子們似乎想不起來該
如何造句,所以教師就先示范了一下——The three bears have a beautiful house, but
Goldilocks does not have any.孩子們的發散思維瞬間被開啟,更多的句子如行云流水般
冒出。如 Miss Li has a new student, but Mr Green does not have any. / Su Hai and Su
Yang have a swimming lesson, but Liu Tao does not have any./ Zhu Wenxiu has a sister,
but Zhao Ying does not have any.這些句子都非常的精彩,前兩句是跟已學的課文內容有
關而造出的句子,第二句更是運用了復數的形式;而第三句已經脫離了課本,是孩子自己
身邊同學的家庭情況了。學習英語最終能夠描述自己身邊的事物,學會與他人交流,便是學
得比較優秀了。
(三) 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個性——獨特性
發散思維的獨特性是其最高目標,能形成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思維活動進入創新的高
級階段。這就要求教師由“扶”到“放”了。在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
學中,新授課教師就呈現了兩張文中的圖片,分別是lion和mouse,給學生Free talk的時
間來描述兩種動物,這在五上是重點內容,孩子們的表達內容豐富,語言運用流暢。然后教
師設計的環節是What if they met?由學生自由展開聯想,學生們有著各種不同的答案。有
的說,Maybe the lion eats the mouse. 有的說Maybe the mouse is afraid and runs away.
Then he jumps into the river。經過這項發散思維任務的訓練,孩子們不僅發揮想象,大
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且對課文中mouse和lion即將發生的故事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整
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真正融入課堂,變得樂學。
(四) 調動多種感官,發揮想象——多感官性
發散性思維不僅運用視覺思維和聽覺思維,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進行加
工。發散思維還與情感有密切關系。如果思維者能夠想辦法激發興趣,產生激情,把信息情緒化,賦予信息以感情色彩,會提高發散思維的速度與效果,這就是多感官性。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感官性為設計發散思維任務提供了素材。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中Fun time的要求是制作一張圣誕賀卡,孩子們的制作熱情很高。在課堂上,當教師要求把賀卡拿出來進行展示時他們都很開心。
三、 結束語
經過這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發散思維任務,對提高小學高年級兒童英語創造性口語能力確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思路,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同時也增加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二、能夠營造出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注重情景教學,找準發散點,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往往能夠大膽發言,積極思考。三、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欲望,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Guilford. J.P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M]. North Carolina: Baker& Taylor books.1950.
[2] 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 錢希潔.對小學英語課堂口語教學淺談[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
作者簡介:
馮葉,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椏溪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