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小班已經在農村學校大量、普遍出現。隨著小班化教學的推進和發展,許多教師已經對小班化教學理念、小組合作教學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我們越來越發現,盡管我們的理念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在跟進,但學生的學習習慣似乎反而不如以前了。在數學課堂中,他們不懂得傾聽,不主動審題,在作業中沒有認真檢驗的習慣,也不懂得如何反思自己的學習。因此,我們教師想要做好教育,就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在小班化教育工作中,通過實踐和總結,我覺得小班化教學更有利于老師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課前預習;專心聽講;質疑問難
一、 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是學生聽課前的準備,是學生學好新課的基礎,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好的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剛開始學生覺得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進行預習,這時教師就要教給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1)認真讀書。先將書本上的概念、例題粗讀一遍,初步了解所學的內容和知識點,然后再細讀,把認為的重、難點著重讀,反復讀,并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與不同;(2)多思考。要運用已有的知識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3)挖掘疑難點。經過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對于那些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點,可以在課本進行批注和勾圈。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這樣既可凝聚自己的注意力,又可提升思考力。對于老師沒能解決的疑惑,下課后還可跟同伴進行交流或請教老師解決;(4)結伴解答課后練習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結伴解決課后習題,一來可以互補所學知識;二來可以克服懶惰的心理,兩個人或幾個人一起探討和學習會更有動力,當然,結伴學習也可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和解題思維。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疑,才有思,才有求知欲望。通過預習也將達到以下預期目的。(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通過預習,學生對知識的框架結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教師的授課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更能融入到課堂中去,學習積極性也將更強;(2)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疑惑有準備地投入課堂,以此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經過一堂課后,對所學的知識又會重組、構建自己的認識。(4)減少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學生通過預習,經歷了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過程,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相反,被動接受的知識是很容易遺忘的,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認識也是膚淺的。
二、 養成專心聽講的學習習慣
學生上課不專心,可能來自于成長中的煩惱,來自于家庭、社會的干擾等等。而對學生學習來說,注意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與學習成績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數學知識系統性很強,如果學生一節課聽不懂,下節課就更難聽懂了。在小班化教學中,因人數較少,教師不僅可以自由排列座位,自愿組合,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和提醒上課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再者,由于班級人數減少,老師工作量減輕了,教師就可以精心設計課堂,盡可能去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學生感受到數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自然就會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 養成先復習后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之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溫習和鞏固,重溫課堂上的重難點,對有疑問的地方再求教、再認識,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解決起來問題才能得心應手。并且課后及時復習更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四、 養成善于求異和質疑問難的習慣
學生如能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提出問題,就會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探索。大班課堂中,學生通常是有問才答,有疑不問,極少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在小班中,人數少了,老師不但鼓勵學生多想多說,還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難,組織學生討論解決,并會對主動質疑問題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小班化教學中更注重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老師給予了學生更多的相互交流機會。學生通過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在課堂討論中主動探求知識。一些不敢發表的學生,可以在小組中發言,大大增加了學生說的機會。
五、 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合作交流是課堂教學常采用的形式,在小班化課堂中,由于人數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會更加活躍。教師就要根據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合理分工,激發學生的合作沖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此時教師要不斷地巡視,及時矯正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頗,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也使每一位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從而提供師生心理相容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六、 學以致用的習慣
學不致用,當然無用;學以致用,自然會有用。學習知識是不能光啃書本的,如果不結合生活實際去思考問題,脫離現實生活,憑空想象,只能是眼高手低,結果也是一無所獲,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書本上的知識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對生活的記敘和總結,如果在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時,能夠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就會加深理解,增強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另一方面,拿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去對照生活,學生也會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更加地熱愛生活。
總之,小班化數學教學,學生的習慣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去實踐、思考和提升,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應有的發展。
作者簡介:
張科如,中學一級教師,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天祝縣旦馬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