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讓學生抄抄寫寫鞏固英語單詞、詞組、句型已經成了我提高學生成績的不二選擇。然而,一名學生不經意的一句話,卻讓我的“想當然”瞬間土崩瓦解,讓我感到懊惱、慚愧、甚至羞愧。它讓我意識到英語作業絕對不是抄抄寫寫。
關鍵詞:英語;作用;問題
案例介紹:
在我的思維定勢里,農村孩子底子薄,基礎差,因此上課的時候我恨不得傾囊而授,課后也恨不得把所學的內容都一股腦兒塞進他們的小腦袋瓜,既然基礎差,靠抄寫強行記憶也許是提高成績的直接方式。可五年級下學期剛開學,學生一句不經意的話點醒了我。那天我上完story,課代表問我家庭作業是什么,我正準備說的時候,旁邊小男生說:“肯定是抄寫課文,老一套!”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我怔住了,愣了好幾秒才回過神來,心虛地說:“嗯,抄寫課文。”那個男生好像中了大獎似的,得意地跑開了,嘴里還念叨著我說的吧!此刻我才驚覺我的英語作業對孩子們來說只是簡單的抄抄寫寫,已經不是一項挑戰,更談不上興趣。
案例反思:
抄抄寫寫帶來什么問題呢?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教育目標應該是讓孩子喜歡這門課程,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孩子很樂意去做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不是為了任務而做作業。我的“只有抄抄寫寫才是鞏固知識的硬道理”這個準繩真是大錯特錯,正是我的想當然,讓學生感到英語學習的乏味,感到做英語作業的無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業質量可想而知,甚至有可能出現抄襲或找人代寫的現象。無論何種情況,都是不利于英語教學的。
怎么辦?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而我的思維定勢很可能已經讓學生對英語失去了學習興趣,及時調整,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1. 你的作業不機械
進入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接觸英語至少兩年時間,因此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時他們對英語的欲望已經轉入到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學習、生活實際問題的嘗試階段。所以說英語簡單的抄寫不能滿足他們探索的欲望,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多布置趨向于實際運用的作業,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探索的需要。
教完譯林小學英語5A第四單元hobbies,我引導學生:“根據這個單元所學的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Yes,I do. I like...做一項調查,問五個同學的興趣愛好并制成表格。”這就使學生通過提問、記錄、交流、制作、展示等親身活動,去體驗本單元內容的真實性,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句型、短語的理解和運用,也培養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如此良藥,功效甚多,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像這類的實踐性作業,不一定要課后再布置,在課前也可以采用,比如單元第一課時學完,學生對基本的句型和短語已有初步了解,所以在準備進入第二課時單詞和句型的學習的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個相對簡單的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了解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布置實踐性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比老師常用的一句話“今天的內容學完了,請同學預習下次上課內容”具體的多,也有趣的多了!讓學生做實踐性作業,把所學內容帶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 我的作業我決定
英語作業應該有統一要求,例如格式、字跡工整的要求,但是作業不能搞一刀切,應該因材施“作”。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英語作業也要因人而異,對不同層次同學的作業要求也不可等同對待。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我開始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作業,針對性地調控作業的難度,一般我會提供三種不同層次的作業:難、中等、易,讓每個學生自主地選擇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差異發展。
例如學完每個單元的句型時,我會設計三種作業。第一種能根據所學句型編寫一段對話,這是提供給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第二種能仿寫句型,中等學生會選擇。第三種是直接抄寫書上的句型,對象一般是后進生。這種分層作業既使優生加深了語言的鞏固,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又使能力較弱的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滿足了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3. 你的作業我設計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這就要求作業設計要體現趣味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在充滿智力挑戰的愉悅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
A. 朗讀錄音 評價激勵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說”則是最直接的交際手段。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而語音語調的培養是從不斷的朗讀中潛移默化而來的,更少不了反復地聽錄音。但反復機械地聽很容易使學生厭倦,甚至會讓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厭倦。所以我就讓學生聽課文磁帶,積極模仿朗讀者的語音語調,上課時我會隨機選三名學生把他們的朗讀錄下來讓全班來評判,這樣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聽和練,效果出奇的好。
B. 思維導圖 創新激趣
思維導圖是一個很好的展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平臺,是學生展示才藝的大舞臺。既可以讓學生復習和強化所學英語知識,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情趣,體現了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如學完譯林小學英語5A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 story板塊后,我請學生制作一份介紹書中動物朋友的思維導圖。作業交上來后,讓我為之震驚,也為之欣喜:內容豐富多彩,排版奪人眼球,形式靈活多樣,以前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原來這群農村的孩子們也可以如此富有創造力。當然也有一些不太完美的,但是我相信這是他們盡心盡力做出來的。當他們思維導圖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稱贊時,試想一下學生的心情有多激動,讓他怎么能不愛上英語作業呢?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作為英語教師,布置作業應該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力求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和滿足的心理體驗,而不是把學生當成抄寫機器,要讓學生積極主動愉快的完成作業,讓他們明白:英語作業絕不是簡單的抄抄寫寫!
作者簡介:李雪,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區竹程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