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繞著幼兒課程游戲化的“六個支架”,通過要對幼兒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支持現階段幼兒自身的發展,全面認識幼兒園對于兒童成長的影響,重新認識幼兒的生活,提升對幼兒的關注度,減少讓幼兒的等待時間,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實踐課程游戲化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實踐課程;生活化;游戲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幼兒園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為他們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同時又明確說明:“幼兒園必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中不難看出,幼兒園的各項課程應該著重關注幼兒的生活,想方設法去利用周邊的各種資源,促進幼兒各方面健康地發展。其中有一點是要注重幼兒園實踐課程游戲化,因為游戲是與幼兒交流的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幼兒園日常活動中實踐課程游戲化能否很好完成,也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師是否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幼兒的生活,與他們溝通。所以在此我想結合課程游戲化的六大支架探討一下如何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實踐課程游戲化。
一、 對幼兒保持正確的價值觀
第一個支架主要要求教師們能夠發現幼兒令人感到驚喜的時刻,對幼兒的世界有新的認識。支架一要求,觀察一名幼兒,每天觀察三次,每次三分鐘,然后記錄,在過程中去觀察發現幼兒的興趣,適當地對他們提出表揚,并堅持進行兩個月左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幼兒”“每天三次”“每次三分鐘”等字眼。對于一個老師來說,肯定沒法將注意力放在一個孩子身上,所以教師需要培養自己在短時間內觀察幼兒的行為并對其做出判斷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讓老師逐漸養成對幼兒日常行為觀察的意識和習慣,能夠讓教師們更加快速清晰的了解一個幼兒的意識形態。同時也能解決教師對幼兒關注度低的問題。
觀察行為不僅可以在教室內進行,室外也是觀察的天然場所,在室外空間較大,幼兒活動區域充足,更容易表露出真實的自我,教師更容易能夠發現幼兒的行為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動作發展需要,提供進行的游戲器械,讓幼兒自主選擇要玩的游戲項目的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樣教師才能看到幼兒的個體差異的同時,并尊重他們的差異,才能因材施教。教師要去重新認識身邊的每一個幼兒,鼓勵幼兒的創新思維,尊重理解他們的世界。
二、 支持現階段幼兒自身的發展
第二個支架要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教師自己的教育經驗并結合自身理解其中的內容。《指南》為教師觀察幼兒學習提供更多的依據,使教師可以明確自己的觀察對象和教學目標,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性,并且可以讓教師產生針對性,這樣一來,教師能全方位將自己的思維與幼兒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
然而問題的關鍵之處在于,教師長期習慣用“經驗之談”去評判一個幼兒,總是從發現幼兒身上存在問題去評判教育策略,但是以往的經驗又不是完全正確的。在《指南》中,教師應該要學會全面、積極、客觀地評價幼兒,而不是用一些荒唐的經驗去判斷這個幼兒的行為的正確與否,又存在哪些問題。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得運用《指南》,從而真正意義上的觀察幼兒,通過現實的觀察后再做出客觀判斷,再對他們的各方面發展提供支持。
三、 全面認識幼兒園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
第三個支架要求改變活動室內課桌椅的排布方式,合理靈活地運用活動室空間方便幼兒進行游戲,并且允許幼兒合理的基礎上跨區域游戲。從這些點上去除幼兒園游戲課程不必要的阻礙,把幼兒的游戲空間還給他們。空間上的變動都是為幼兒游戲服務的,目的是能夠讓他們的基本活動有足夠的空間,從而真正在空間上實現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
四、 重新認識幼兒的生活
第四個支架要求讓幼兒嘗試去自主完成用餐,打破“安全”的束縛,教師要逐漸地減少對幼兒用餐行為的干預,讓幼兒去嘗試“自食其力”,自己去學著服務自己。
教師們要相信幼兒的學習能力,在不同的游戲中,幼兒對于自己角色的表現力都是不同的,他們有足夠的創造力去融入自己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開展的一些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引起他們興趣的是在活動中自己對活動的參與以及在參與過程中他們的感受和與不同角色幼兒之間的交流,教師們不一定要去教他們達成什么目的。我們只需要做的事情是去接納幼兒,引導幼兒,而不是去一味地追求預定的目標,我們不能讓幼兒去理解我們的所思所想,相反,而是要認識幼兒的世界,再去支持、引導他們。
五、 提升對幼兒的關注度
支架五主要表述的是要求各個幼兒園直接能夠實現資源共享。資源共享可以帶領教師對幼兒生活的環境有所了解,引導教師去用幼兒的視野去感受生活。從而能讓教師從原本的教學方式跳脫出來,將視線從其他方向轉移過來投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因為不同幼兒園的孩子能接受到的資源是不同的,感受的環境也是不同的,但是幼兒園的發展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切為了幼兒。
六、 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
第六個支架希望讓幼兒能自己掌控自己的活動。幼兒園可以制定一日活動作息時間安排表,可以將除了幼兒必要的用餐和午休以外的時間做出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在一日活動實踐課程中,教師要適當的給幼兒提供自主的游戲空間,從教學的角度去進行一日活動實踐課的安排,將學習融入游戲,將學習融入生活,層層遞進,讓幼兒從中體驗到主學習的愉快感。合理安排時間,減少幼兒等待時間,才能讓幼兒真正體驗游戲和學習的時間。幼兒能從游戲中去再現生活,從生活中學習到東西,這樣幼兒園一日活動實踐課程游戲化才會變得有意義。
對幼兒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支持現階段幼兒自身的發展,全面認識幼兒園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重新認識幼兒的生活,提升對幼兒的關注度,減少讓幼兒的等待時間,讓幼兒從游戲中發現生活,從生活中學習到有用的東西,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實踐課程游戲化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美娜.重視幼兒園一日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快樂成才[J].好家長,2017,(04):136.
[2]許守紅,居開娟.思行合一思辨隨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改革與實踐[J].好家長,2016(23):12-13.
作者簡介:杜憲真,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