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梅
【摘要】為達到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效果,一些學校采用了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一個重要方法。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們用了許多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本人研究了一些把小組合作學習滲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 合作應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語言,學好英語就能為學生找工作時增加籌碼,提高錄用率。教育方式不斷地在進行改變,教師也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的師長,更是學生的朋友,在陪伴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養。現代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有的時候教師不能顧及到每一個學生,所以為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十分必要。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合作交流能力強的學生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產生了許多的高分低能兒,這些人一味地學習,卻不會把學習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如果不改變他們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級人才。
1.增強學生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每個人都會積極配合。一些自信心缺乏的同學就會被“強迫”完成任務,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而會產生退縮心理,這時候就需要有人推他們一把,接下任務并努力完成后,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以后也會主動承擔小組內的任務并積極完成。在這個過程就需要學生們互相交流,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大家在學習中進步,感情日漸深厚。
2.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團結就是力量,全班學生都被凝聚在一起的班級都是班風好,學風好的班級。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增強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情誼,讓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榮譽感。有利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利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還能夠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的潛在的創造力,使學生成為學習和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小組學習中使用英語交流還能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3.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時代不斷進步,教育方式不斷改變,教師的角色也越來越多重化。在古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就意味著教師的地位始終高于學生。這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距離感,師生的情感得不到交流,互相在揣摩對方在想什么,這種相處模式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對學習會漸漸失去興趣。在現代,教育局提倡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朋友,經常與學生交流關于生活,興趣愛好方面的東西,久而久之,在學習上,學生也愿意與教師交流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會互相探索解決的方法,而不是學生會對教師存在畏懼感。
4.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現代社會,沒有人能脫離別人而生活。尤其是在工作學習中,更需要學會與別人合作。在學習英語時也需要學生學會與別人合作,因為在口語交流中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流,指出對方不足,這是一種合作,也是一種進步。如果一個人被集體所孤立,那么他的學習和生活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沒人與他交流,沒人為他指導,在這種情況下他會越來越孤僻,出到社會他也很難擺脫這種狀況。很多知名企業都在尋求團隊協作能力高的人才,所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為了找工作非常重要。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必須腳踏實地,不可一蹴而就。在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給出具體的任務,給每位同學布置好任務,引導學生們進行交流。下面本人將會詳細述說實施的具體方法。
1.合理安排分組。分組的方式有很多(一個小組的理想人數是六個)比較隨便的方法就是學生自己組合,或者前后桌臨時組成學習小組。但是這種方法缺陷很大。因為學生自己組合的話,一個小組里面就是平常與自己關系好的,志同道合的,這時候極易會形成較差的學生聚在一起,成績好的學生抱團,這樣子對于班級團結和互相進步有很大的害處。老師應在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一個組里成績上中下的學生都必須要有,組內成員之間不應該選過于熟悉的,可以選擇大家都不怎么熟悉的,并且每個人都有一定特長的學生,這樣子才算是很合理的分組。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結交到不同的新朋友,在每一科小組內都有高手,利于互相學習,優等生可以帶動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有動力學習,還可以消除優等生與差等生之間的偏見,這樣子一個班級才能完全地凝聚起來,班級里其樂融融的氛圍才能讓學生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每學期教師都應更換分組,這樣子每個學生都能互相認識,互相交流,互相增進感情。
2.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在英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引導者,也是旁觀者。教師應根據英文課文的背景和要掌握的重難點大致地向學生講解。這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接下來激烈討論的方向是什么,不至于讓學生跑題,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學生先進行自習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看過了課文,每個學生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懂,有疑惑,在小組交流時,組員互相交流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時候六個人解決問題比一個人解決問題要快得多,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還節約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如果有些問題小組內討論了很久仍得不到解決方法時,就可以進行組間交流,擴大學生的思考空間,拓寬思維方式。這是教師身為引導者的作用。在學生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多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和學習態度,在學生遇到瓶頸期時適當地給予一些幫助,這樣才能最大地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這是教師身為旁觀者的作用。
三、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遇到的問題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每個教師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本人在此指出了一些問題,希望大家能規避。
1.任務分配不明確。這個問題在剛開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的時候會特別明顯,教師有可能只是舉了個例子就讓學生自行分配任務,這樣會導致有的學生沒任務,根本不知道干什么,有的學生任務過多,忙的焦頭爛額。沒任務的學生會覺得小組合作學習毫無必要,任務多的學生可能會因為沒有時間而簡單草率地完成任務,導致對問題的思考不夠深入,只是流于表面的走走形式,這樣子對學生的學習百害而無一利,因為這樣子連問題本身都無法解決,就能加不能解決與之類似的一類問題了。
2.討論內容有價值。在剛開始討論時,學生可能會很認真的討論,爭取得出解決方法。但是一旦問題變得簡單或沒有意義,某組學生很快就討論完了,他們有可能會開始聊天,其他同學看到他們聊天,有可能也會跟風聊天,屆時討論時間變成學生公然在課堂上聊天的時間,所以教師必須要結合教材給學生討論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
四、小結
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自然也不存在完美的學習方法,包括合作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方法便是教師的引導督促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要合理設計討論交流內容,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觀察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式,杜絕討論結果流于表面。還要合理設立小組,合理分配小組成員,避免分配的兩極化,引起學生不滿還降低了學習效率,拉低班級的優秀率。
參考文獻:
[1]田振元.探析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4):365.
[2]陳倩.淺談小組合作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J].校園英語(中旬),2016,(10):142.
[3]黃佳燕.淺議小組合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5,(12):240.endprint